下利直接病位在大肠, 粪便的形成、 传导均在此 处 。然 《伤寒论》 治利药物归大肠经者仅占 19.8%, 位于 第六位 。就其原因, 首先, 归经学说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时期为金元时期, 张元素首创药物归经理论, 并在临证 用药中非常重视药物的归经 [8, 15 ]。而在此之前归经学 说尚未形成体系, 且 《灵枢》 云 :“大肠、 小肠, 皆属于胃, 是足阳明也 。” 尹涛等 [16 ] 从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两方 面论证这一理论的科学性, 强调从胃治肠的治疗方法 。仲景论述阳明, 虽言“胃家实” , 亦包括肠病 。其次, 仲 景论述中, 大肠更多是因为他脏病变受累而导致下利: 有因脾肾阳虚, 运化失常, 固摄无权, 泄泻无度;有因邪 滞胃肠, 或为寒湿、 或为热邪、 或为积滞燥屎, 扰乱气机、 损伤肠络, 致泄利不止, 热结旁流等 [14 ]。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 仲景治疗下利药物温热类多于寒 凉类, 首选甘味药, 且以入脾胃经药物为先, 结合下利 的病因病机, 体现出仲景治疗下利重视脾胃的思想 。仲景重视脾胃, 首先体现在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 包括 运化水谷及水液代谢功能;其次为脾胃作为枢轴作用, 脾升胃降, 升清降浊, 调节气机;最后, 脾胃为气血生化 之源, 亦为正气之源, 脾胃功能强弱可影响正气的强 弱, 影响病情传变及预后 。仲景治利, 使用药物入脾胃 经, 在此重点发挥作用, 温以散寒, 甘以补虚, 功在复建 中州, 使运化如常, 升降有序, 统摄有权, 阴阳各行其 道, 加之气血生化有源, 正气内存, 则下利自安 。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作者:史阳博 窦志芳【《伤寒论》治下利用药规律探讨】
推荐阅读
- 毛里求斯当地通用什么币
- 水蒸鸡蛋的制作方法 水蒸鸡蛋这样做超好吃
- 指甲很容易从中间断裂,这是为什么啊,很痛?
- 流鼻血看什么科?血常规也正常,但是就是经常流鼻血
- 立秋后吃海带,稳定血糖、护心脏,养生效果极佳,吃过的人都说好
- 鹌鹑蛋蒸多久
- 脚气糜烂用什么药好得快?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描写的是哪种花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描写的是哪种花意思
- 炖后的雪燕怎么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