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豆的来历与做法 腊八豆的做法大全

腊八豆的来历及做法有哪些你知道吗?每逢腊八这一天 , 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 , 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一起来看看腊八豆的来历与做法 , 欢迎查阅!
腊八豆的来历及做法腊八豆来历
《楚辞招魂》里有“豆豉 , 大苦咸酸”的记载 , 可见战国时期就有了腊八豆 。民间制作腊八豆的方法 , 是在入冬以后选用上好黄豆 , 煮熟后 , 自然发酵 , 加盐、酒、香料 , 再入坛腌制 。一般在农历腊月初八后开坛食用 , 故称“腊八豆” 。
腊八豆中的各种豆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 , 有消食化瘀、开胃的功效 。做腊八豆过腊八 , 是我们中华传统的美好祝福 , 也增添了过节的气氛 。作出的腊八豆易于保存 , 可以吃很久 , 非常下饭 。
腊八豆做法
主料
【腊八豆的来历与做法 腊八豆的做法大全】黄豆500g
辅料
生姜100g , 盐50g , 干红椒50g
做法
1.黄豆提前泡得完全涨发 。
2.黄豆在电饭锅里煮熟 。
3.黄豆凉凉之后 , 放在一个密封的盒里或是灌里进行头一次发酵 。
4.十几天之后 , 上面成这样的 , 有点黏涎 。
5.姜剁碎 。
6.黏涎的黄豆放入一个干净的大碗里 。
7.加入食盐 。
8.加入剁好的生姜 。
9.加入辣椒碎末 。
10.拌匀 。
11.烧一壶开水凉凉 , 倒进去 。
12.准备几个干净无水的瓶 , 把拌好的腊八豆放进瓶里 , 凉开水要没过豆子 , 然后在上面再加些盐或是凉熟油做隔离层 。
13.用保鲜膜扎紧瓶口 , 放十五天左右即可开吃 。
小贴士
1.煮好的豆子摊凉 , 装入容器 , 自然发酵 , 等豆子出涎发粘时 , 即可加入调料拌好 。
2.二次发酵时 , 一定要注意观察坛边的水是否干涸 , 随时添加 , 以免做出来的腊八豆品质欠佳 。
3.制作好的腊八豆可装入玻璃瓶中 , 把它密封好 , 避免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 最好是放在阴凉处或者是冰箱里贮藏 。
腊八节的来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 , 是十二月初八 , 古代称为“腊日” , 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 , 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 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 , 人们还要逐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 , 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