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升级和变革|组织没有新物种,所有的企业都是一类企业( 二 )


我们有的中后台部门埋怨业务部门“匪帮气”,但这真的是他们的问题吗?中后台说他们野性难驯,本位主义,不遵循集团规则,不理解顶层思路 。但当我们尝试轮岗,让中后台进入业务部门,我们会发现他们比以前的业务部门还“匪帮” 。
所有的业务部门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希望中后台能够对他们的需求一事一议,快速响应,无限满足 。道理很简单,他们要打仗,他们要弹药,他们要业绩 。如果自己有大局观,站在公司的格局去思考,极有可能导致自己要不到资源,自然会导致业绩不能达成,相较之下,还不如多喊两声,反正“会叫的孩子有奶吃” 。大多数人在这个地方也会是一样的思路 。
其实,上面都是“屠龙少年变恶龙”的故事 。
所以,在设计组织模式时,我有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最恶假设” 。
传统思路里,人们对于组织模式或管理方法的态度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即一旦发现可能的漏洞,就会寄希望于人性的“阳光面”,认为“员工也不都是是坏人吧”“大家总有点正气嘛”……这种想法何其幼稚?用不完美的制度来考验人性,结果一定是个悲剧 。
我的思路是,对于一个组织模式,试试看一个最坏且最聪明的人能不能从中“钻空子” 。如果有,这个组织模式就不可能成立,因为只要有一个人“钻空子”,一定会有无数个人“钻空子” 。而一旦这个组织模式经得起这种严苛的“检验”,他就可以让最坏的人变得最好,让组织内人性的善意最大化 。
没有人是天然的对抗者,关键在于组织模式给出什么样的引导 。能够释放人性善意的组织模式才能产生强大的组织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03、用平台型组织释放潜能第三,所有企业都有潜能,平凡的企业让潜能沉寂,伟大企业让潜能释放 。只有平台型组织才能释放潜能 。
每个企业都拥有我们难以估量的“潜能” 。往小了说,这种潜能是员工“个体”被压抑的能力和意愿 。说白了,员工做自家的事,和做公司的事之间,天然就是不同的投入度 。往大了说,这种潜能是员工可以盘活的一切“组织”资源 。让这两类“潜能”陷入囚徒困境、不能被释放的瓶颈,正是金字塔组织形成的牢笼 。
一方面,“潜能”是机会 。如果我们能推动企业转型平台型组织,让员工对于管辖的组织资源负责,掌握“小老板”一样的权力,像做自家的事情一样做公司的事,这些“潜能”就能得以变现,产出让人惊讶的经营业绩 。
另一方面,“潜能”也是负担 。如果企业长期固守金字塔组织,部门墙、隔热层、流程桶、真空罩,就会让员工变成按部就班工具人,“潜能”就会变成破坏组织的怨念,“潜能”越大,怨念越大,企业必然在某个时间崩塌 。
以上这些,是我长期深耕“组织”领域后产生的一些理解,不一定所有人都会认同,但我坚持这样认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