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升级和变革|组织没有新物种,所有的企业都是一类企业

组织升级和变革|组织没有新物种,所有的企业都是一类企业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穆胜
01、组织没有新物种第一,在组织上,所有的企业都是一类企业,没有“新物种” 。
初生期红利形成的组织活力不靠谱 。企业初生期的行业梦想、创业冲劲、组织灵活、员工热情,只是这个阶段的必然,并不值得炫耀 。那个时候企业规模较小,成员之间无限补位,他们有创业的新鲜感,还有上市造富的预期,组织活力强是必然的 。
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他们必然采用金字塔组织模式,这就会形成精细的分工、层级、流程、KPI,自然也滋生了部门墙、隔热层、流程桶、真空罩等官僚主义,组织活力的下降也是必然 。
【组织升级和变革|组织没有新物种,所有的企业都是一类企业】我举个例子 。年轻人的身体一般比中年人好,但不代表他们的身体会一直好 。现在的“身体好”,只是因为还没长大,长大之后的“身体好”,才是真的好 。
产业红利形成的组织活力不靠谱 。产业红利期,企业有大增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组织活力似乎不错,但这也不值得炫耀 。这种状态下大家都有钱,无论是真英雄,还是氛围组,都会分到,无非是有多有少而已 。所以,组织粗糙一点也没有太多内生性矛盾 。
但是,一旦企业增长降速,内生性矛盾立即体现 。为什么呢?因为钱没那么多了,这个时候有人就会分到钱,有人就会分不到钱 。所以,分工和考核必须更加合理,钱也必须发得更精细 。而如果企业在组织管理上相对粗糙,就会立刻形成反噬,组织公平感会崩溃,组织活力一泻千里,业绩也一蹶不振 。
明星人才红利形成的组织活力不靠谱 。团队某些成员天生自驱力强、能力突出、无私奉献,为企业打出了业绩,也不值得炫耀 。如果他们不是在公司的有力支持下取得的成绩,那么,这就是他们个人的成功,是公司的失败 。因为公司用自己创造的机会帮人家验证了一个道理——我不太依赖公司,也可以有一番作为 。公司给了人家一个机会,人家可能还公司一个自由 。
即使这些英雄坚定地留在公司,也不值得炫耀 。个体人才有太大的不确定性,系统不能依赖个体来支撑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人才,而是为人才赋能、创造价值增量的平台 。在这种平台上,平凡人可以做非凡事,非凡人可以做超凡事 。
剔除各种红利,留下来的组织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基于组织能力而呈现的业绩水平,都是海市蜃楼 。
02、人性没有纯善恶第二,在人性上,所有的人都不能简单用善恶来评价,不同立场决定不同观点 。人性在组织里产生的负效应,大多情况下是组织模式的问题 。
组织升级和变革|组织没有新物种,所有的企业都是一类企业
文章图片

我们有业务部门经常埋怨中后台“官僚味”,但这真的是他们的问题吗?业务部门说他们把持资源、不接地气、不下基层、政策一刀切 。但当我们尝试轮岗,让业务部门进入中后台,我们会发现他们比以前的中后台还“官僚” 。
所有的中后台职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希望业务部门能够将需求汇总归集,让自己能用一套政策解决所有的个性化问题 。道理很简单,他们的资源和时间是有限的,服务半径也有限 。延展服务半径,考虑政策柔性,一定会形成风险,相较之下,还不如“一刀切” 。大多数人在这个地方都会是一样的思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