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清代西湖宫游》(局部) 。本文图片均由杭州西湖博物馆提供 。
南宋桂式窑 。
南宋金叶子《陈二郎》 。
清康熙青花西湖山水观音瓶 。
“世界上有三十六个西湖 , 最美的是杭州 。”
杭州西湖 , 千百年来 , 一直是诗人、诗人传唱的灵动诗韵 , 是书画家描绘的无尽美好画面 , 是大街小巷流传的无尽故事文本 。
西湖之美 , 让曾经在杭州为官的苏轼有了“西湖是人间美景 , 游人无愚”的感慨 。随着收入的深浅 , 谁能知道这一切” 。
为探寻西湖的魅力 , 笔者近日来到了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
呈祥一
秋天 , 西湖潇潇 , 桂花飘香 , 诗意盎然 。杭州西湖博物馆 , 包括西湖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和名人纪念馆 , 从多个方面展示西湖之美 , 讲述西湖的故事 。
西湖博物馆位于南山路钱王纪念馆旁 。整个建筑的大部分延伸到地下 。从湖面上看 , 几乎察觉不到有一座现代化建筑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 。“西湖博物馆占地8500平方米 , 包括西湖古治与景观形成、西湖题景、西湖文化、精神家园六个展区 。展出的文物涵盖七大类 , 包括绘画、古籍、陶瓷等 。 , 系统展示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杭州西湖博物馆馆长潘沧桑说 。
下楼梯到展馆 , 馆内巨大的沙盘模型呈现出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 。旁边的展柜里 , 各种古生物化石反映了西湖丰富的自然遗迹 。据介绍 , 西湖区原本是一个浅浅的海湾 。大约2600年前 , 泥沙淤积堵塞了湖与海之间的通道 , 变成了淡水湖 。经过人工疏浚 , 演变成“一湖双塔三岛三堤”的景观格局 。
展厅的另一侧 , 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历代西湖疏浚过程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 , 从唐朝到清朝 , 统治者从未停止疏浚西湖 。唐代的李米、白居易、宋代的苏轼奠定了西湖的基础 , 以后的疏浚基本上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正因如此 , 现在西湖的总体格局还是沿袭了唐宋时期的旧貌 。正如苏轼所说 , 西湖是杭州景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治理对杭州的发展意义重大 。
【西湖美景介绍 西湖是哪里的】"这是我们西湖博物馆的珍品之一."潘沧桑指着展柜里的“青干龙西湖宫图”说 。这是唯一一张有乾隆御玺的西湖宫图 , 流传至今 。它有9米多长 。它采用传统的山水画方法 , 以鸟瞰的方式描绘西湖宫殿和乾隆南巡时游览的景点 , 并标出宫殿和景点之间的具体方向和距离 。整个笔法细腻、密集 , 设色典雅 , 构图严谨 , 显示出高超的绘画技巧 。
“这幅图在西湖申遗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潘沧桑介绍 , “画面描绘了‘三面云山 , 一面城’的城市湖泊格局 , 其中的景点和区位标志能与现在的西湖景观一一对应 , 证明西湖至少保持了200年的原有格局 , 体现了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把西湖博物馆作为实地考察的第一站 , 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验证这幅图 。”
展厅里 , 一瓶清康熙青花西湖风景观音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此瓶口窄 , 颈长 , 肩丰 , 腹呈圆柱形 , 腹下渐敛 , 浅圆足 。从颈部往下 , 瓶身描绘西湖风光 , 有亭、塔、榭、阁、亭、阁、亭、船、船等 。 , 展现了杭州市民在西湖边的舒适生活 。“从清朝到民国 , 西湖作为装饰题材在陶瓷界很流行 , 但清初康熙时期这样的作品还很少 。此瓶描绘西湖山水五十余幅 , 构图巧妙 , 笔法细腻 , 青花发色淡雅 。是清初难得的青花佳作 。”潘沧桑的说道 。
景观美学
“要把西湖比作西方 , 淡妆总是合适的 。”经过历代的精心建设 , 西湖形成了独特的美景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 , 在景观建设的文化传统中 , 西湖是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最好诠释 。
苏堤春晓、屈原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六郎文英、华钢观鱼、雷峰落日、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滩银月——著名的“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 。以临安(今杭州)为南宋都城 , 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繁荣 。南宋的宫廷画师们从无数美丽的湖光山色中浓缩出“西湖十景” 。《十景图》的题名蕴含着生动、幽静、隐逸的美学主题 ,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景观美学思想 。
“陈二郎的《金叶子》是国家一级文物 , 反映了南宋杭州的经济发展 。”潘沧桑的说道 。金叶子为纯金打造 , 薄如纸 , 形似书页 , 上面镌刻着“铁线巷陈二郎很金”的铭文 , 其中“陈二郎”是制造金叶子的金店名称 。它是南宋时期金叶子商品经济繁荣的产物 。它的面值很大 , 一叠3.5万便士的可兑换铜币 , 一叠40克 , 每叠10张 , 每叠4克 。便于携带和分割 , 极大地方便了货币流通 。
秀美的山水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养料 , 孕育了高雅隽永的艺术 , 南宋美学的精髓在南宋官窑青瓷中得到充分体现 。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黄愚以南的五桂山脚下 , 占地60多亩 , 由展厅和遗址保护馆组成 。展厅内 , “南宋官窑历史文物展”以青瓷故里、御瓷、典雅之美、故宫遗产、南宋官窑遗址与工艺为专题 , 系统展示了南宋官窑的发展历程、独特的工艺特色和审美价值 。
“南宋官窑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 。它是宋高宗为烧制宫廷瓷器而建的皇家瓷窑 , 直接归修内司管辖 。其产品以粉蓝釉、冰裂纹、紫口铁脚、古朴器四大特色而闻名 。由于胎土原料特殊 , 烧制厚釉难度极大 , 南宋官窑成功率不足百分之一 。而且因为是御用专用 , 所以检查者的标准非常严格 。稍有瑕疵 , 就当场砸碎掩埋 。无论成品还是残次品都是允许流入民间的 , 所以南宋官窑很少 , 非常珍贵 。”潘沧桑介绍 。
在展柜中 , 一座南宋时期的桂式窑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一个青瓷香炉 , 是仿照商周时期的青铜篮子制作的 。它由官窑遗址出土的瓷器碎片精心修复 , 表面没有复杂的青铜篮装饰 。它追求自然之美 。瓷釉粉绿如玉 , 釉色如玉 , 古朴庄重 , 温润含蓄 。
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古窑址为依托的陶瓷博物馆 , 包括南宋城郊潭下官窑遗址的龙窑和制瓷作坊 , 以及老虎洞秀内寺的南宋官窑遗址 。焦下遗址保护馆以复原展示和动画演示的方式 , 再现了800多年前制作和烧制官窑瓷器的场景 。立足于隆尧遗址前 , 仿佛可以看到数百年前烧制工人忙碌的身影 。他们每天在西湖边工作 , 将自己在西湖美景中“天人合一”的体验融入到瓷器烧制中 。
人文资源
“如果不能扔到杭州 , 一半是这个湖 。”美丽的西湖曾让白居易离开杭州时流连忘返 。千百年来 , 西湖的湖光山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他们的作品和故事为西湖增添了色彩 。
名人纪念馆由章太炎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唐云美术馆、张苍水仙庙、于谦祠堂、于谦故居、司徒雷登故居七个场馆组成 , 散落在西湖四周 。
苏东坡一生两次到杭州为官 , 为当地做出了许多贡献 。苏东坡纪念馆位于苏堤南端 , 由主展厅、碑廊、借月轩等组成 。展厅一楼展示苏东坡生平事迹 , 二楼专门介绍苏东坡在杭期间的文学艺术成就 。参观完展览馆 , 可以看看不远处苏东坡修建的苏堤 , 为其人惋惜 。
岳飞、于谦、张煌言并称为“西湖三杰” 。三人都与杭州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 都葬在这里 。“我不怕被砸得粉身碎骨 , 但我要在人间保持清白”是明代名臣于谦的一首诗 。位于杭州西湖三台山脚下的于谦祠堂 , 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起进行全面维修改造 , 今年2月重新开放 。张煌言是明末的一位英雄 , 他的名字叫沧水 。水先生祠堂正中 , 有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好山色”牌匾 。这三个字 , 正是张苍死水面对西湖时发出的感叹 。
现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墓与张苍水墓相邻 , 墓前建有章太炎纪念馆 , 是国内最大的章太炎文物资料和研究中心 。馆内展出的《高览室笔记》记录了章太炎在杭州经精舍的学习经历 , 从中可以看出他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 。曾任燕京大学校长、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生于杭州 , 父母是美国传教士 。司徒雷登故居位于杭州拱墅区耶稣堂巷 。这是他父亲来杭州传教时修建的住宅 。上海画家唐云是杭州人 。虽然他生活在上海 , 但他一生都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 , 自称“杭州人唐云” 。唐云美术馆位于西湖边的长桥公园 , 与著名的雷峰塔隔桥相望 。这个博物馆收藏了唐云的全部作品和他生前的艺术精品 。
“一池西湖水 , 千年根魂 。西湖之美 , 无穷无尽 , 无穷无尽 。”潘表示 , 杭州西湖博物馆立足自身特色 , 策划推出了宋韵系列、西湖文化系列、陶瓷文化系列、名人系列等一系列主题展览 , 并同步推出线上展览 , 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传播 , 受到了众多青少年的欢迎 。
推荐阅读
- 香椿可以祛斑吗
- 小腿粗抽脂 抽脂为什么粗
- 韭菜生姜汁的功效与作用 韭菜生姜汁有何功效
- 骨头为什么长骨刺 为什么长骨刺
- 孩子为什么会有湿疹 小孩为什么容易湿疹
- 撒谎带来的危害 人为什么撒谎
- 仙家上身怎么解决 仙家为什么上身
- 肖申克的救赎心理元素 为什么叫肖申克的救赎
- 伊万娜·特朗普 为什么特朗普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