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13岁被称为是豆蔻年华,人初生的时期称为婴儿,年龄不满周岁称为襁褓,2至3岁的年龄称为孩提 。

文章插图
在古时候,人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往往都比较形象贴切,那么13岁的人应该怎么称呼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
详细内容
- 01古代所称的“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二三岁),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在三十多岁时“落魄扬州”,时作冶游,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诗赠给一位少年妓女,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
文章插图
- 02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
文章插图
- 0324岁称花信年华,出嫁女子称梅之年 。30岁称而立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始室:三十岁 。
文章插图
- 04《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 。古代三十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40岁称不惑之年: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
文章插图
- 05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
【13岁被称为什么】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老虎在哪里 老虎生活在大山还是森林
- 世界微笑日宣传语 世界微笑日是哪天
- 静电贴纸怎么贴玻璃上 静电贴纸贴玻璃上的方法
- 国庆节的习俗
- 温泉度假村哪里好 泡温泉哪里比较好
- 哪里有纹身店 万达广场纹身的地方
-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 学生卡怎么充值 学生卡充值操作步骤
- 被称为画圣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