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骨不全症|一文整理:内分泌罕见病之“成骨不全症”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又名脆骨病,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是由于多种致病基因突变导致骨基质蛋白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从而引起以骨量低下、骨骼脆性增加和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骨骼疾病 。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罕有X染色体伴性遗传 。
病因和流行病学
骨骼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Ⅰ型胶原蛋白(type Ⅰcollagen,COL1)是骨有机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占骨有机质的90%以上,对于维持骨结构的完整性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至关重要 。OI的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病基因突变导致Ⅰ型胶原代谢异常,其数量减少或结构异常,引起皮质骨变薄、骨小梁纤细、骨小梁呈现不规则状、网格状或鱼鳞状,从而导致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微结构损害、骨生物力学性能异常,最终引发反复骨折和进行性骨骼畸形 。目前已报道的OI致病基因有21种,其中Ⅰ型胶原的α1链和α2链编码基因COL1A1或COL1A2突变是导致OI的最主要原因,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新生儿OI患病率约为1/20000~1/15000,但我国OI的患病率尚有待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 。
临床表现
由于OI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谱复杂多样,导致疾病的临床表型轻重不一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自幼起病的轻微外力下反复骨折、骨骼畸形,不同程度活动受限 。患者可有蓝巩膜、韧带松弛、牙本质发育不良、听力下降、心脏瓣膜病变等骨骼外表现 。OI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全身多部位骨质稀疏;颅板变薄,囟门和颅缝增宽,枕骨可有缝间骨,颅底扁平;脊柱可有侧弯或后凸畸形,椎体呈变形,可有多椎体压缩性骨折;胸廓可扭曲、变形,甚至塌陷;四肢长骨纤细、骨皮质菲薄,骨髓腔相对较大,干骺端增宽,多发长骨骨折,骨骼弯曲畸形等 。
根据临床病情轻重,OI分成Ⅰ~Ⅴ型:Ⅰ型最轻,最常见;Ⅱ型最重,通常围生期死亡;Ⅲ型是存活者中最严重的,常有身材矮小和骨骼畸形;Ⅳ型严重度介于Ⅰ型与Ⅲ型之间 。Ⅴ型OI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包括肥厚性骨痂、桡骨头脱位、前臂骨间膜钙化、桡骨干骺端下密集骺线等表现 。临床上可依据骨折严重度、发病时间、巩膜颜色、是否有牙本质发育不全等进行判定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又发现了多种新型OI 。
诊断
OI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疾病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从小发病,反复脆性骨折史;蓝巩膜;牙本质发育不良;听力下降;阳性骨折家族史 。OI的诊断应结合骨骼影像学表现 。
OI患者可以进行骨密度、骨骼X线及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查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有助于鉴别诊断 。必要时可以进行基因突变检测,进一步明确分子诊断 。基因诊断为OI精准诊疗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基因突变的鉴定、疾病的准确分型、揭示发病机制、促进遗传咨询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OI的致病基因尚未完全被发现,基因诊断不能代替临床诊断 。基因检测阴性者不能排除罹患OI的可能 。
鉴别诊断
由于儿童骨骼疾病多种多样,包括遗传性骨病、代谢性骨病、肿瘤性骨病等,在诊断OI前,应与软骨发育不全、低磷佝偻病、假性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范科尼综合征、骨纤维异样增殖症、低磷酸酯酶症、骨肉瘤、淋巴瘤、白血病相关骨病、关节活动过度综合征等疾病鉴别,以下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1.骨骼X线片
OI患者全身多部位骨质稀疏;颅板变薄,囟门和颅缝增宽,枕骨可有缝间骨,颅底扁平;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椎体变形,可有多椎体压缩性骨折;胸廓可扭曲、变形,甚至塌陷;四肢长骨纤细、骨皮质菲薄,骨髓腔相对较大,干骺端增宽,多发长骨骨折,骨骼弯曲畸形等 。
推荐阅读
- 癌症|经常生气和得癌症有关系吗?今天给了个准话儿,爱生气的人要改改
- 高血压|得了高血压会有哪些症状?没有症状的高血压更害人!
- 尿毒症|符合4个标准的人,肌酐升高后也不有担心尿毒症
- 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没有症状,这五个幸运儿发现肺癌的方式,您绝对想不到
- 尿毒症|25岁小伙确诊尿毒症,每周4次透析,父母叹息:原来身体早提醒
- 尿毒症|首次做血液透析,需要注意哪些?掌握好8个细节,或能事半功倍
- 新冠|新冠最全后遗症曝光!这个病毒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 精神分裂症|为什么是我得了精神分裂症?与这3大因素脱不开关系!
- 不孕症|当人类三大疾病之一遇到三胎政策,对3800万不孕女性意味着什么?
- 癌症|得癌症的人还能再搞对象结婚吗?医生的答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