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泉|陈海泉谈肺癌:良性不能当恶性开,早期不能当晚期开!( 二 )


“把临床问题解决了,患者活得长了,生活质量高了,你就会发现你的文章也有了,研究也会做得好 。所以我们肺癌、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就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围绕临床,所有治疗都是为了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 。”
陈海泉教授以食管癌为例,他们的食管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超过60%,没有淋巴转移的达到70%,他预计今年食管癌手术能做到800多台 。“我一直说数量不重要,美国两大癌症中心一年才各做100台,但人家能制定指南,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来评价 。”
浸润前肺癌外科处理原则3.0
据陈海泉教授观察,近10年来,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分期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肺癌的变化却很大,过去一半是三期的,现在80%患者都是早期肺癌 。“这时,再照搬过去的临床诊治方式方法做是不对的 。”
随着肺癌临床分期发生变化,在肺癌微创治疗3.0理念之外,陈海泉教授这两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早期浸润前肺癌处理原则3.0版:良性的不能当恶性的开,早期的不能当晚期的开,在合适的时间开 。
“开出来100%都是肺癌,我不敢保证,国际标准15%的误差都可以接受,在过去10年里,我们的准确率都在90%以上 。另外在诊疗过程中要对病人负责任,既不能过度诊断、过度诊疗,也不能治疗不足和不治疗 。”
例如,陈海泉教授及团队相继发表文章指出,对于周围型的磨玻璃结节,术前不需要做气管镜检查、骨扫描检查和头部MRI的检查 。“这样不仅减轻病人痛苦,还可以大大减少术前医药费,使整个术前检查策略成为个体化的选择 。”
对于磨玻璃样结节,陈海泉教授有一个简单的提升诊断准确率的方法:不要看到像肺癌的磨玻璃样结节就开刀,先随访半年,因为这类结节手术窗口期很宽,半年前开还是半年后开不影响愈后 。如果随访半年没什么变化,90%是炎症;如果很快变大了,大概率是肺癌 。
对于手术窗口期比较宽的患者,如果经过随访观察,还是需要手术,陈海泉教授还建议要在合适的时间手术 。“这就是人文关怀了,什么是合适的时间?一个小姑娘马上要结婚了,一做手术可能结不了婚了,完全可以婚后再做,所以我们提倡手术不影响人生轨迹、不影响职业生涯的3.0原则 。”
医生应有敬畏心
做了这么多年临床医生,在陈海泉教授看来,好医生不一定要体现在对患者嘘寒问暖上,应该是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对患者最负责任 。
“我说医生应有敬畏心,要尊重你的患者,你的很多临床经验都是从患者身上学的,我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认为外科医生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是不行的,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修正我们的临床诊疗行为 。”
陈海泉教授对科里的医生一直强调要尊重每一条生命,在他看来,尊重生命就是给患者最好的诊疗,让患者得到最好的结果 。这个理念贯穿了他的医生职业生涯,体现在他的诊疗行为中,也是他唯一真正在意的原则 。
专家简介
陈海泉|陈海泉谈肺癌:良性不能当恶性开,早期不能当晚期开!
文章图片

陈海泉教授
陈海泉: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诊治组首席专家、肺癌防治中心主任 。上海胸科医院原院长 。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会员发展委员会委员(2016-2017年) 。教育委员会委员(2019-)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国际理事(2016-2019年)、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员、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协会(ASCVTS)理事(2016-)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委,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委员会主委 。J THORAC CARDIOV SUR编委、J CANCER RES CLIN副主编,Am J Transl Res、J Thorac Dis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二项及面上项目、市部级重点等多项科研项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