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咪、腾、快斗法「奥运衍生节目」( 三 )


东京奥运会|咪、腾、快斗法「奥运衍生节目」
文章图片

《冠军来了》对标的无疑是《王牌登陆》等访谈类节目,它同样邀请奥运冠军在快手直播间与大家见面,讲述奥运幕后的新鲜故事,用游戏开启奥运互动时间 。同时,韩乔生、刘建宏和房学峰等体育名嘴坐镇后方,奉上精彩的观点和评论 。
此外,模仿中小学课堂的形式的《奥运一年级》,邀各行业大咖和奥运冠军生动讲解奥运知识,做出了与其它平台不同的增量内容;《大话奥运》借短视频聊天室连麦模式,搭起大咖和老铁畅聊奥运的桥梁;《这就是冠军》则对标长视频平台的纪录节目,以“奥运小剧场”形式演绎中国奥运天团备战故事 。
招商不顺的奥运衍生节目,能给平台留下什么“遗产”?纵览上述长视频和短视频两类平台,我们仿佛看到了「奥运衍生节目」的N种想象,但无论节目如何创新,一个尴尬的局面是,「奥运衍生节目」的热度却始终堪忧 。
当更多用户是从短视频上刷片段才接触到节目,而用户难以被引流到长视频平台去看正片时,多数奥运衍生节目的赞助招商都成为了问题 。
复盘上述所提的所有案例,犀牛君发现,其中多数节目都是“0冠名”、“0赞助”裸跑开播 。例如,快手平台的所有衍生节目都只在“正片冠名位”出现了“快手”字样,未见任何其它品牌身影 。
品牌赞助、广告通常是长视频项目盈利的大头 。但梳理上述节目,犀牛君只看到有两档节目拉到了赞助,一档是由泸州老窖冠名的《我家有冠军》,一档是众安保险冠名赞助的《环环环环环》,而这两家品牌皆不是综艺赞助的常客 。
东京奥运会|咪、腾、快斗法「奥运衍生节目」
文章图片

一个合理的猜想是,由于去年东京奥运会因疫情延期,当时已与平台达到赞助关系的品牌方遭受了不少损失,迫使今年品牌方因止损考量,削减对奥运系节目的赞助预算 。同样地,这或许也是为何“奥运年”还缺少泛体育综艺的一大原因,毕竟很少有项目能拿到赞助 。
由更轻量的「奥运衍生节目」去替代大综艺,虽说关注度或不及后者,但这些节目还是给平台带来了不少的助力 。
快手的《大话奥运》促成举重奥运冠军侯智慧用签名照“追星”易烊千玺成功,《王牌登陆》里刘语熙撮合杨倩和白敬亭通过语音互致问候、“双向追星”,这些“挖掘运动员赛场外增量内容”的节目片段都为短视频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二创”素材,成为奥运#热搜#话题的“制造机” 。
东京奥运会|咪、腾、快斗法「奥运衍生节目」
文章图片

奥运会毕竟只是个短期热点事件,这些节目探索出的体育大咖“星粉互动”模式、体育赛事连麦玩法能否留下来转化为“遗产”,被运用于平台后续的常态化直播,才是最大化发挥体育明星长线商业价值的关键 。
于众平台而言,「奥运衍生节目」是探索平台体育向内容制作的“创新实验”,他们能否助力短视频+体育垂类内容的用户拉新、增进用户黏性,需要等待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