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咪、腾、快斗法「奥运衍生节目」( 二 )


第二类奥运赛事衍生出来的节目是访谈类,访谈对象可以是新晋奥运冠军,可以是老牌奥运明星 。例如,咪咕视频出品主打轻访谈的《王牌登陆》,就很会借新人热度奉上“新鲜出炉”的前方采访,近段时间短视频上爆火的“刘语熙车里采访杨倩”的片段便来自这里 。
东京奥运会|咪、腾、快斗法「奥运衍生节目」
文章图片

今届奥运也顺带触发公众对刘国梁、郭晶晶等“老牌奥运冠军”的怀旧情绪,咪咕视频联合新华网出品的《金牌之上》就洞察到这一现象 。该节目由前央视知名解说黄健翔主持,展现痛失金牌的奥运健儿不被人熟知的那一面,深度挖掘奥运金牌荣誉之外的故事,破除“唯金牌论”的论调 。
融合脱口秀元素,是奥运节目里少见的内容 。咪咕视频的《奥运叨叨叨》联合芒果TV制作,请到杨迪、锤娜丽莎、于莎莎、张蓝心、董力等嘉宾,以怪咖胡同居民的身份对奥运主题谈天说地,开启脑洞大开的趣味辩论脱口秀;腾讯体育则联合“脱口秀第一厂牌”笑果文化出品《环环环环环》,每期以主持人庞博+奥运明星+X脱口秀艺人的阵容,带领观众从趣味视角解读体育盛会 。
东京奥运会|咪、腾、快斗法「奥运衍生节目」
文章图片

最后一类节目是“幕后纪录片类” 。腾讯体育的《百年百冠》以100年为时间刻度,讲述奥运史上那些传奇的体育故事;咪咕视频的《逐梦东京》系列纪录片则历时2年拍摄、制作,对话百位运动员及教练,用镜头记录赛场外他们付出的汗水和泪水 。
“体育大综艺”身影不见,“短视频+奥运”重塑国人观赛模式从制作维度看,长视频平台自制长节目的经验确实丰富,这方面短视频平台还欠缺打磨 。但一个不得不注意到的现象是,大家多数时候都是在短视频上刷到这些长节目片段 。
另一个更值得探讨的现象是,今年奥运会是真真正正遇上了短视频“全盛时代” 。四年前的短视频平台还尚处萌芽期,如今打开一个快手APP,用户能想象到的所有奥运观赛方式它几乎都可实现 。更多的人,不再全程看比赛,而是以碎片时间刷短视频替代之 。
“奥运短视频元年”降临,国人观看奥运姿势生变,带来的是长视频平台流量被短视频分流的走向 。某节目制作人近期就对媒体坦言,“里约奥运会,我们主要跟优爱腾3家平台合作,但今年,我们已经聊了接近20家平台了 。”
东京奥运会|咪、腾、快斗法「奥运衍生节目」
文章图片

四年前的里约,一批泛体育综艺曾借奥运流量吸引到不少眼球 。当年的《极速前进》邀请了刘翔、郭晶晶等嘉宾进驻,节目一度“出圈”;请到科比的《星球者联盟》,请到梅西的《绿茵继承者》,则都借各自领域最顶级球星的影响力,吸引众多体育迷关注到体育综艺 。
如今四年过去,文娱界应对奥运最明显的变化是:“体育大综艺”似乎销声匿迹 。而反观短视频平台,今年奥运衍生的“轻量节目”(或称微综艺)大有与长视频平台正面刚的势头 。
《老铁!早上好》很像是《奥运早新闻》+《奥运叨叨叨》的融合态 。它既是一档奥运热点资讯播报型的栏目,会借助直播+连麦的形式传达奥运前线的最新消息,同时又邀请了张绍刚、傅首尔、小鹿、黄西等“脱口秀名嘴”,陪老铁趣味解析奥运、犀利点评热点话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