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脱糖电饭煲”降糖70%靠谱吗?实验显示血糖无明显差异( 二 )
餐后两小时内,又选取6个时间点对志愿者进行静脉取血,检测血糖含量 。通过将每一名志愿者的餐后血糖数据进行综合测算,得出两条人体血糖曲线 。
文章图片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GI测试中心技术负责人常静一介绍,普通电饭煲的米饭最高的顶点是8.79,脱糖电饭煲的最高顶点是8.56,但实际上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的 。“两个电饭锅蒸出来的米饭,进入到人体之后,形成的血糖实际上是没有差异的 。”即同样多的米饭在被人体吸收后转化成了几乎同样多的血糖,脱糖电饭锅并没有起到给米饭“脱糖”的效果,一些卖家宣称的降糖率达70%更是无从谈起 。
常静一称,大米饭当中会有90%的碳水化合物,其中75%都是淀粉,经过水溶可能会进入到水里一部分淀粉,但是量会很小,不足以对它(血糖)产生影响 。
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搜索看到,杭州“老爸评测”曾做过脱糖电饭煲的测评,据“老爸评测”公众号2019年12月4日发布的消息,他们找到12个健康成年人,从空腹开始采集两次血糖,吃掉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50g葡萄糖,在15、30、45、60、90、120分钟后采集6次指尖血液,测定血糖浓度 。测评显示,吃了脱糖白米饭血糖确实升得慢,后面下降也很慢 。此外,根据计算出来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脱糖白米饭的GI比普通白米饭还高了两个点 。
广东消委会曾发布过关于“低糖”电饭煲消费提示
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从广东省消委会消费维权网了解到,今年7月,针对“低糖”电饭锅,广东消委会曾发布消费提示 。据消委会介绍,问卷调查显示,在137名受访者中,85.4%未使用过“低糖”电饭锅产品,但66.43%看好其市场前景,76.64%的受访者看重煮出来的米饭是否好吃,95.62%在确定产品效果的前提下愿意尝试 。
广东省消委会于今年3月至7月联合佛山市消委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了“低糖”电饭锅商品比较试验 。从比较试验结果来看,在功能效果方面,20款样品中有18款样品低糖档位蒸煮的米饭与普通米饭相比,还原糖含量有不同程度减少,而抗性淀粉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说明大多数“低糖”电饭锅样品具有一定的“减少米饭糖类含量”的功能效果 。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试验未涉及消费者实际食用“低糖”电饭锅煮出的米饭后的血糖变化情况,即虽然“低糖”电饭锅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米饭的还原糖含量,增加抗性淀粉含量,但并不等同于食用“低糖”米饭就直接降低人体血糖含量 。消委会提醒,食用“低糖”米饭不能作为“降血糖”的主要方式,特别不能取代有关药物的作用 。
同时,消委会称,本次比较试验发现,低糖电饭锅关于“降糖”的功能宣传,容易产生误导,让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具有“降血糖”的功能 。宣传同时还存在该类产品宣称的功能指标和参照对象不明确、大部分样品宣称的效果与测试结果不一致等问题 。因此,消费者要正确看待产品的广告宣传,购买前可向导购员问清楚产品功能效果是否有技术鉴定报告,如果产品宣称的降糖率高达60%以上,又没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鉴定报告或证书做技术支撑,建议慎重购买 。如果产品宣称降低淀粉率,与实际的降糖效果核心指标关联性不大,也建议慎重考虑购买 。
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选购“低糖”电饭锅前一定要查看清所购买的产品是否有“CCC”认证标志、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以及保修卡 。消委会称,鉴于“低糖”电饭锅属新型功能性电器产品,行业尚在发展中,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多关注和了解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状况相关信息 。同时,为避免买到低劣产品且后期维权困难,要尽量在正规渠道购买 。购买时,要注重商品品质和使用体验,切勿片面追求低价 。
推荐阅读
- 蟑螂|一对情侣随身带蟑螂,跨省吃了9顿“霸王餐”…
- 宝宝|七岁“女孩”原是男儿身!人生错位七年,源于父亲这个决定…
- 牙齿|35万!男子一辆轿车“镶进”嘴巴,看完赶紧好好刷牙
- 医生|医生不知“克感敏”,被患者质疑素养不行……这次我站患者!
- 槟榔|“今天嚼的槟榔,明天吐的是血“,小伙嗜嚼槟榔被切半条舌头
- 卵巢囊肿|很多器官会长囊肿,囊肿会恶变吗?盘点体内常见部位的囊肿
- 姑娘|16岁姑娘长出一圈“小胡子”,问题竟出在她的“脑子”……
- 关节液|掰手指为啥会“咔咔”响?因为关节液里的它在“爆炸”
- 睡眠|睡前玩手机停不下来?过不了多久,你可能要面临三种“难堪”
- 孩子|4岁男孩在幼儿园被噎身亡!“黄金5分钟”的急救方法,再忙也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