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推开万亿氢能赛道的第一重门( 四 )
虽然目前不少国内企业都有类似的产品在送样测试,但整体的效果和国外同行还有较大的差距 。
除了扩散层阳极填充材料,双极板、端板等零部件都是使用钛合金材料以防止发生氢脆现象,提高设备整体的安全性 。钛合金难加工,对国产企业的加工精度水平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
总体来说,PEM制氢在国内发展方兴未艾,需要攻克多个技术环节,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道阻且长 。
然而,在未来能源版图中,氢能无疑是一块重要拼图,在国家积极推动和资本介入下,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前景较为乐观 。
04、结语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能源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与国的竞争从传统能源的争夺逐步过渡到新能源建设的竞争上 。
各国政府都在大力支持氢能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布局,通过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争取先人一步 。
有了政府大规模的扶持和补贴,相信氢能的商用时间一定会早于预期 。
现阶段,首先要做的是推开氢能产业的第一重门,那便是PEM电解水技术国产化替代 。
推荐阅读
- 新能源与纯电动技术|北京跑出一个电池独角兽:估值喊到150亿
- 财报|“水茅”农夫山泉每天净赚2000万亿,钟睒睒将分红入账约42.5亿元
- 投稿|新能源重卡销量暴增,背后是谁的狂欢?
- 科股早知道|钛媒体科股早知道:新能源车+光伏,该核心器件紧缺或延续至2023年上半年;重要出口国产量下降或超50%,该产品价格已突破2011年高位
- 新能源汽车|宇通集团李高鹏:三个建议指向三大“氢”发展难题
- 汽车|奥动新能源杨烨:在电动汽车渗透率达到30%的时候,换电是对无序充电的最好补给
- 银行|八万亿股份行开启大改革,兴业银行董事长:数字化转型关乎生死存亡
- 新能源|曾毓群要去美国挣钱,宁王与松下、LG争夺客户
- 投稿|涨价的新能源,难甩电池魔咒
- 投稿|新能源车企无奈涨价,黄牛却疯狂收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