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财阀支撑起整个韩国的经济,这样的场面,是好是坏?( 二 )


【五大财阀支撑起整个韩国的经济,这样的场面,是好是坏?】当年朴正熙为实现经济“大腾飞” 。利用军政府的特权扶植若干财经家族 。使之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处处得到关照 。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对韩国经济命脉的垄断 。这样做的目的 。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避免有限的资金、资源被浪费到次要领域 。在这种财阀垄断一切资源的体制下 。韩国在特定阶段集中“突击”特定产业 。如60年代的纺织业、70-80年代的造船、钢铁、化工业 。90年代中期后的汽车、电子、通讯业等等 。

五大财阀支撑起整个韩国的经济,这样的场面,是好是坏?

文章插图
财阀和政府权力的联手 。令后者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持续高速发展 。也令前者获得了开拓国内外市场、排斥竞争、推行垄断的良机 。上世纪末 。韩国政治上实现转型 。民选政府取代军政府 。政党轮替逐渐成为常态 。而此时的财阀却依旧保持着古老的家族管理体制 。并且因其在经济上的垄断性 。成为令政府头疼的因素 。
一般认为 。韩国有三星、现代、大宇、乐喜金星和SK五大财阀 。此外还有韩进、韩华、乐天、GS等规模较小的财阀 。其中仅三星一家 。年销售额就占到韩国年GDP总量1/4左右 。五大财阀合计 。竟占据了韩国2/3的GDP总量 。
即便在“汉江奇迹”最激动人心的时候 。人们对财阀体制的弊端也渐渐看得清楚:财阀制度的过度垄断 。削弱了韩国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严重影响了韩国经济的后劲;由于将太多的“鸡蛋”放进有限的几只“篮子” 。也无形中削弱了韩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韩国经济表现虽然尚属良好 。但GDP增速实际上已降至2-3%的常态 。虽在全体国民努力下避免了更大的冲击 。却也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造船业陷入产业性萎缩等“节点” 。遭受过相当程度的损失 。
五大财阀支撑起整个韩国的经济,这样的场面,是好是坏?

文章插图
如果说 。在朴正熙时代 。“强势政府”和“强势财阀”间 。构成微妙的平衡 。确保了资金、市场和权力的“合力”向最有效方面投入 。那么当政治体制已走向民主 。经济体制却依旧保持家族垄断式财阀体制的今天 。财阀们往往会凭借自身的垄断地位、财势 。迫使大量资金、资源向有利于自己、却未必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方向倾斜 。并造成大量不良债务的堆积 。
第六共和国体制下的韩国 。总统任期5年 。任满不能连任 。总理则由总统提名 。只是象征性的人物 。总统虽有足够行政权力 。但在特殊体制下受到诸多制约 。且无法确保政策的持续性;与之相反 。并未实行“民主化”、“现代化”的财阀 。反倒可以发挥家长制“出招快”、“决策及时”和权力集中的特性 。见招拆招地对政府政策导向“挑肥拣瘦” 。令政府感到尾大不掉 。
对于此 。政府并非不明白 。但一来如前所述 。特殊体制下政府对财阀制度难以构成持续有效的压力 。如金大中、卢武铉两任政府均提出“财阀现代化” 。要求各财阀剥离无关领域 。任用非家族的专业人员 。加强财务管理等等 。在上述努力下 。现代、SK的会长都曾吃过官司 。现代集团还被“一拆三” 。最大财阀三星老会长李健熙也曾因逃税被指控 。但这种打击都难以持久产生压力 。如三星的李健熙在李明博上台后就被免于起诉 。2008年4月虽宣布辞职 。实际上仍是“三星共和国”的当家人 。2014年5月 。72岁的李健熙因心脏病突发入院治疗 。呼之欲出的接班人 。仍毫无悬念的被圈定为其46岁的儿子李在镕 。
五大财阀支撑起整个韩国的经济,这样的场面,是好是坏?

文章插图
正如卢武铉自杀后 。韩国《朝鲜日报》所总结的 。韩国政治的重大弊端 。即贪腐、门阀和政商交易的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即便并非出身门阀世家、远离政商传统圈子的政治家也难以免俗 。出生于“连乌鸦都会因饥饿而离去”的贫农世家、以清新政治吸引无数选票、高呼着“向门阀和腐败政治开战”的卢武铉在位短短5年 。却走完了那些旧政客几代人才走完的门阀、贪腐之路 。迅速沦为和这些“前辈”同流合污的一群 。
在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 。从古代沿袭下来的等级观念、门阀制度并未因社会的现代化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这些政治特权阶层转化为大财阀 。垄断了上述国家的经济、金融命脉 。又通过权与钱的杠杆染指政治 。左右政治版图 。甚至采用非正常的权钱交易手段达到目的 。人们曾经希望 。政治民主化会有效解决财阀政治的痼疾:“一人一票”可确保政治发言权不至于被财阀所垄断 。草根阶层出身的政治家也有望当选议员、入阁 。甚至当总统和总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