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怎样赏析?( 二 )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
读来让人凄然下泪 。十一年的恩爱时光 。如同倏然而逝的梦境 。短短七十个字 。道尽苏轼对妻子王弗十年来无穷无尽的思念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往昔平常的生活场景 。历历在目 。浓郁的哀伤 。衬托出王弗凄婉美丽的形象 。
从古至今 。悼亡之作成千上万何止?但是苏轼悼念妻子王弗的这首词首推千古第一 。无人能够超越 。
“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的词 。胜过任何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 。因为承载着人世间最为真挚的情感 。这也是为什么文字能够永垂不朽的原因!

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怎样赏析?

文章插图
更多精彩文人故事 。请关注头条号:博书 。
其他观点:
先将原诗奉上:
江城子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
赏析这阙词之前 。先了解下这阙词的创作背景 。如此才可更好地理解这词要表达的 。
创作背景:
那时苏东坡十九岁 。迎娶了年方十六岁的王弗 。王弗貌美贤淑 。且待亲甚孝 。如此两人恩爱情深 。只是 。天妒红颜 。年仅二十七岁的王弗不幸去世 。独留苏轼一人伤心在人间 。这痛失吾爱的滋味 。让苏轼难以承受 。即便后来再娶了妻 。王弗也始终被紧在了他的心口 。对于王弗 。多年来他都不敢提及 。只到了十年忌 。思绪崩溃 。梦见爱妻王弗 。如是写下了这阙“有声当彻天 。有泪当彻泉”的被后世人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
了解了这个创作背景 。便可更深切地感应到苏轼在这阙词里表现出的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了 。
这是一阙苏轼为悼亡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深情的词 。
上片写了苏轼对亡妻的最深沉的思念;下片则写的是对亡妻王弗的执著不舍的深情 。上写实 。下写梦境 。突出反衬出对王弗的深刻思念 。将全阙词的悲伤基调渲染浓墨开来 。用白描、话家常 。却字字血泪肺腑镂出 。于自然、平淡里尽现深刻的情意缠绵 。如此 。境界更高 。情调更凄凉哀婉 。令无数人读之动容 。为之动情 。
附译文:
生死隔绝的十年 。仿佛是一个世纪 。天上人间 。自此世间再无彼此音讯 。本来 。克制着自己不要去思念了 。却原来始终未曾忘记 。她已成难忘记 。再多的不去想念都成徒劳 。
如今 。她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 。更没了地方可以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也罢 。即便是相逢了也未尝可以再相识 。十年风霜沾染、四处奔波里 。早已将我变成一个灰尘满面、鬓发如霜的人 。
【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怎样赏析?】只是做梦不可阻挡 。夜来深浓 。它悄然入心头 。与依稀隐约里回到了故乡 。恰见了她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美好的样子 。只是近不了身 。得不了真正的相拥 。唯两人互相深情地望着彼此 。而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此刻那长着小松树的她的坟山上 。正被明月照耀 。那是自己思念她年年疼痛欲断肠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