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死后, 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及子孙后代的?( 五 )


文章插图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其他观点:
康熙八年(1669年) 。康熙智擒鳌拜 。并给鳌拜定下了三十大罪状 。
顺治十八年(1661年) 。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驾崩 。临终前 。顺治皇帝将大清皇位传给了皇三子玄烨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 。同时 。顺治皇帝安排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全力辅佐当时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 。
起初 。这四人还能“遵循誓言 。和衷共济” 。但是原本排名四人中最后一位的鳌拜 。权势不断提升 。逐步开始专权施政 。并与年轻的康熙皇帝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
最终 。在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 。康熙皇帝在索尼的儿子索额图的全力协助之下 。在武英殿通过十多个布库少年智擒鳌拜 。并且当众宣布了鳌拜的三十大罪状 。决定处死鳌拜 。
然而作为“满洲第一勇士” 。又是“第一巴图鲁”的鳌拜挣脱了控制他的布库少年 。脱下了自己的上衣 。露出了满身的伤痕 。康熙皇帝不免为之动容 。最终改为将鳌拜囚禁起来 。
两个月后的康熙八年(1669年)七月 。鳌拜在狱中是郁郁而终 。结束起跌宕起伏的一生 。

鳌拜死后, 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及子孙后代的?

文章插图
鳌拜之罪 。罪在其本身 。康熙并没有迁怒与其家人 。
康熙去世后 。其谥号为“仁” 。在处理鳌拜一案的问题 。充分体现了康熙的“仁心”和“仁政” 。
首先 。鳌拜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
鳌拜自皇太极时期就开始南征北战 。攻皮岛、战松锦、追剿李自成、征讨张献忠 。鳌拜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并且他始终站在皇太极一边 。坚决支持拥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 。对于顺治皇帝也是有恩的 。
其次 。鳌拜只是专权 。但是并没有谋逆 。
鳌拜掌握大权是顺治皇帝的旨意 。只不过鳌拜把辅政变为了专政 。进而威胁到了皇权 。但是鳌拜自始至终都没有谋逆之意 。对于朝廷依然非常的忠诚 。
再次 。鳌拜只能算作是八旗内部的矛盾 。
所谓鳌拜的罪状 。多半是八旗内部的矛盾 。甚至只能说是两黄旗和两白旗之间的矛盾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包括换地之争、擅杀苏克萨哈等 。这些都是属于多尔衮专政时期留下的后遗症 。
鳌拜死后, 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及子孙后代的?

文章插图
也正是鉴于这种情况 。康熙没有杀掉鳌拜 。也仅仅是将其进行了囚禁 。至于鳌拜的家族的其他人 。康熙也没有进行过多的为难 。特别是鳌拜家族的女眷 。并没有受到处罚 。
而实际上 。受到鳌拜牵连的也就只有鳌拜的儿子纳穆福 。纳穆福由于在鳌拜专政期间飞扬跋扈、仗势欺压同僚 。因而康熙将其与鳌拜一同囚禁 。在鳌拜死后 。康熙随即释放了纳穆福 。
至此 。康熙对于鳌拜家族的处罚也宣告结束 。
鳌拜死后, 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及子孙后代的?

文章插图
从康熙晚年开始 。便开始了对鳌拜的平反工作 。
年轻的康熙皇帝为自己能够除掉鳌拜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兴奋 。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件功绩加以炫耀 。然而 。过了三十多年后 。康熙皇帝终于明白了鳌拜的功绩与付出 。但是碍于情面 。只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将鳌拜的家人洗脱了罪名 。进行了重新的录用 。并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恢复了鳌拜的名誉 。
而在康熙去世后 。雍正皇帝继位之后 。更是为鳌拜做了彻底的平反昭雪 。恢复其名誉和地位 。并且恢复了鳌拜一等公的爵位 。由其子达福袭承 。并将其任以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
到了乾隆朝时期 。再一次重新平定了鳌拜的功过是非 。最终中和了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对于鳌拜的评价及封赏 。重新厘定鳌拜家族的一等男爵位 。
鳌拜一案也就此盖棺定论了 。
【鳌拜死后, 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及子孙后代的?】
鳌拜死后, 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及子孙后代的?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