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主要参战国使用的冲锋枪,哪款性能最为出色?( 二 )


其他观点:

二战期间主要参战国使用的冲锋枪,哪款性能最为出色?

文章插图
法国MAS1938型冲锋枪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 。坚持原创 。坚守初心 。欢迎您的指点 。)
文:桌面战争兵棋 | NASSZI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涌现出了许多设计经典令人印象深刻的冲锋枪 。这些冲锋枪各有优劣 。比如近战火力凶猛的波波莎、简单易生产的司登、全面均衡发展的MP40等等 。但除开这些被人熟知的冲锋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还诞生了很多因各种原因鲜为人知的冲锋枪 。今天小N就为大家盘点一下 。
法国MAS1938型:骨骼清奇的法式冲锋枪
MAS1938型冲锋枪 。是法国圣安东尼兵工厂在1938年通过对MAS1935型冲锋枪进行改进而来的冲锋枪 。因为于1938年完成设计定型并开始生产 。所以被命名为MAS1938型冲锋枪 。MAS1938型冲锋枪作为一款法国的产品 。自然是少不了一些古怪的设计 。其中就包括使用的7.65毫米子弹而不是冲锋枪常用的9毫米子弹 。这种子弹只有法国才能进行生产 。和一般的9毫米子弹相比 。它的精度更高 。射击时后坐力较小 。但是威力不足 。并且射程也会受到影响 。
二战期间主要参战国使用的冲锋枪,哪款性能最为出色?

文章插图
德国MP-40冲锋枪
一开始 。保守的法国陆军对冲锋枪这种武器显然兴趣不大 。导致MAS1938生产出来后一部分交付给了准军事部队和警察部队 。而到了1939年 。当德国和法国之间剑拔弩张的时候 。法国陆军才清醒过来 。开始订购大量的MAS1938 。但是MAS1938独特的设计就注定了它并不是一款可以短时间大量生产的冲锋枪 。不过等到法国沦陷 。MAS1938也并没有停止生产 。而是继续用于装备维希法国的军队和一部分德国驻法部队 。令人意外的是德国人MAS1938的评价并不低 。他们认为是7.65毫米的子弹阻碍了MAS1938成为一款优秀的冲锋枪 。
二战期间主要参战国使用的冲锋枪,哪款性能最为出色?

文章插图
日本百式冲锋枪 。最显著的特点是可拆卸的刺刀
日本百式:上刺刀的“武士道”冲锋枪
百式冲锋枪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研制并装备的一款冲锋枪 。也是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唯一量产的冲锋枪 。相比于德、美等二战主要参战国 。百式冲锋枪的研发时间晚的有些令人吃惊 。日本是在1935年 。在中国战场上感受到了冲锋枪的威力过后才在南部枪械制造所正式开始研制冲锋枪 。而且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漫长研制过程后 。于1940年百式冲锋枪才完成定型 。由于1940年为日本神武纪年2600年 。所以才有了“百式冲锋枪”的名称 。就算如此 。日本军队也没能够第一时间装备百式冲锋枪 。而是到了1941年2月才开始逐步装备部队 。
百式冲锋枪还受到日本奇怪作战思维的影响 。二战时期日本其实饱受资源匮乏的困扰 。所以存在着“如果可以一发子弹杀死敌人 。由何必发射一吨子弹消耗资源”的想法 。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 。百式冲锋枪这种弹药消耗量大的武器显然是不能作为正常的冲锋枪称为士兵的制式武器的 。日军将百式冲锋枪定位为小型机枪 。为了这样的定位 。百式冲锋枪也在枪管下安装了双脚架 。而且设计了可以瞄准到1500米的准心标尺 。实际上来说冲锋枪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射程 。
因为日军还有近距离接战中使用刺刀进行白刃战以节约弹药的奇怪思维 。所以在本就定位成了小型机枪的百式冲锋枪上还加装了刺刀座 。百式冲锋枪就成为了一款独一无二的既有脚架又有刺刀的冲锋枪 。这样错误的设计思想 。导致百式冲锋枪成本无谓地提高 。其本身作为冲锋枪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出来 。不得不再次感叹日本人奇葩的武器设计思路 。
二战期间主要参战国使用的冲锋枪,哪款性能最为出色?

文章插图
捷克 ZK383
捷克ZK383:鲜为人知的冲锋枪
ZK383冲锋枪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枪械设计师约瑟夫和弗兰蒂斯克?库凯在1933年共同设计的冲锋枪 。该枪于20世纪30年代末投入生产 。由著名的布尔诺兵工厂负责生产 。先是用于装备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 。后来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吞并后 。德国发现了完好无损的ZK383冲锋枪的生产线 。于是顺理成章地将ZK383冲锋枪用于装备德国军队 。并成为了德国党卫军的标准武器之一 。二战结束后 。捷克还保留了许多二战时期生产的ZK383冲锋枪 。将其用于装备捷克的民事警察 。
ZK383 。作为一款冲锋枪 。采用了非同寻常的复杂的设计 。这些设计让ZK383又大又重 。但也确实获得了良好的可靠性 。就连德军也对其可靠性赞赏有加 。但是复杂的生产过程和非同寻常的定位让ZK383注定只能装备少数国家 。除了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以及少数东欧国家装备之外 。其他国家对ZK383可以说是知之甚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