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KAR98K、M1加兰德、三八式、李.恩菲尔德、莫辛纳甘这五款步枪谁排第一?( 二 )


毛瑟KAR98K、M1加兰德、三八式、李.恩菲尔德、莫辛纳甘这五款步枪谁排第一?

文章插图
第三名——苏军的莫辛.纳甘式步枪
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由于开枪时枪声清脆, 有如水珠溅落 。固在我国被战士称为“水连珠” 。该型步枪最初有三种型号:步兵步枪、龙骑兵步枪和哥萨克步枪 。步兵步枪就是标准型长步枪 。后两种是配发给骑兵部队使用的骑枪(卡宾枪) 。口径为7.62mm 。有效射程500米 。全枪长1232mm 。带刺刀全长1666mm 。空枪重3.8kg 。枪管长730mm 。枪口初速860m/s 。采用弹仓供弹 。弹仓容弹5发 。可使用5发弹夹或散弹装弹 。莫辛.纳甘步枪(泛指M1891/30型)具有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的优点 。卫国战争期间被大量装备苏联红军用于抵抗德军侵略 。截止1956年 。该型步枪产量约为1700万支 。其中有50000支在抗战时期出售给国民政府 。苏军还曾将那些枪管加工精度略高的莫辛.纳甘用来改进为狙击型号 。苏德战争中约有近万兵德军士兵被狙击型莫辛.纳甘步枪射杀 。使用该枪单人射杀人数最多的是素有“白色死神”之称的芬兰狙击手西蒙.海耶 。有记录的射杀人数为705人 。其中苏军540人 。德军165人 。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代表着人类狙击战的最高水平 。莫辛.纳甘步枪也成为二战时期狙击战中射杀人数最多的枪械 。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 。我国解放后成套引进莫辛.纳甘步枪生产技术并列装我军 。被冠以53式的型号 。该枪是我军第一款实现制式化的步枪 。直到56式半自动步枪成功仿制后才从部队逐步撤装 。因此M1891/30式莫辛.纳甘步枪可以排到排行榜第三位 。下图为二战时期苏军装备的狙击型M1891/30式步枪 。该型号步枪没有刺刀座 。不能安装四棱刺刀 。
毛瑟KAR98K、M1加兰德、三八式、李.恩菲尔德、莫辛纳甘这五款步枪谁排第一?

文章插图
第四名——德军毛瑟98K步枪
日耳曼民族的严谨精神在武器装备制造上发挥到了极致 。大到军舰、坦克、飞机 。小到手枪、匕首、钢盔 。所有装备的制造工艺都达到了工艺品级别 。以M35/40钢盔为例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使用高碳合金钢来制造钢盔 。唯独德国钢盔制造材质使用昂贵的铬钼合金钢 。我们的主角毛瑟98K步枪同样以材质考究、工艺精湛著称 。该型步枪(泛指Kar98k型步枪)口径7.92mm 。有效射程700米 。采用内置错列式弹仓供弹 。弹容5发 。可使用5发弹夹或散弹装填 。是一种可靠而精准的步枪 。被公认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 。该型步枪及其改进型号在德国战败投降前一共生产了1400万支 。在我国被称为“毛瑟步枪” 。98K被排至第四名的原因主要三个:第一、成本昂贵 。战前德国工人的平均月工资大约为70帝国马克 。而这个数字正好是98K的生产成本价 。如果再算上相应配件和运输成本 。这个价格将超过100帝国马克 。德国工人需要节约两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到一支98K步枪;第二、工艺复杂 。生产一顶M40钢盔需要70道工艺 。而98K的生产需要经过近200个工艺流程才能出厂 。这也是98K产量较低和基本无仿制的原因;第三、粗制滥造 。不同于其他战胜国武器装备越发展越强劲的正常趋势 。德军的98K和日军的38式是二战时期随战争形势发展而降低质量的两款步枪 。战争后期为了节约成本 。同时将有限的资源优先供应新型突击步枪发展的需求 。98K步枪降低了生产工艺和材料要求 。自1943年以后所出厂的该型步枪成为“粗制滥造”的步兵装备 。彻底从神坛跌落至凡尘 。随着德国战败 。98K时代彻底终结 。下图为安装4倍镜的狙击型毛瑟98K步枪 。所谓大炮克虏伯 。枪械看毛瑟 。大炮看克虏伯 。我国自晚清开始便对德国造青睐有加 。只可惜自己的仿制品连德国后期粗制滥造水平都达不到 。
毛瑟KAR98K、M1加兰德、三八式、李.恩菲尔德、莫辛纳甘这五款步枪谁排第一?

文章插图
第五名——日军38式步枪
38式步枪是世界上第一款小口径制式步枪 。口径6.5mm 。有效射程460米 。采用弹仓供弹 。弹容5发 。可使用5发弹夹或散弹装填 。该枪的特点是可靠性、射击精度、可维护性都非常高 。枪机结构设计得非常简洁 。主题零件只有5个 。比98K还少3个 。另外该枪枪机位置设计有“n”型防尘盖 。防尘盖上有开口供直式拉机柄伸出 。枪机尾部有圆帽型的转动保险装置 。因此被我国战士称为“38大盖” 。做为一款非主流的小口径步枪 。38大盖所使用的6.5×50mm有坂步枪弹穿透力非常强 。因此该型枪弹对人体的停止作用比较小 。多数时候打在人体上只造成贯穿伤 。空腔效应不明显 。只要能得到有效止血 。被38大盖击中的士兵基本都不会产生重大伤害 。经过治疗后又能上战场 。38大盖从1903年开始研制到1945年停产服役将近40年 。见证了日本帝国的兴衰和灭亡 。38大盖的优点是射程远 。精度高 。容易训练新兵 。制造简单 。善于白刃战;而缺点除了上述的杀伤力之外就是它的重量和长度 。38大盖空重为4.1千克 。仅次于美军M1加兰德 。在安装刺刀时总长度达到了1663mm 。超过了大部分日军士兵的身高 。因此总产量只有约760万支的38大盖(包括衍生型号99式在内)是五款步枪中综合指数最低的一款 。将其排在最后一位也属名至实归 。下图为38式衍生型号99式机匣盖上的菊花标志特写 。战争后期为了提高产量而简化生产工艺 。连枪身上的菊花都不刻就出厂交付使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