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解中引了周寿昌的解释,陈矫本来是姓刘的,但是因为由于他姑姑将他抚养成人,改姓陈氏,后来娶刘颂女儿,刘颂与陈矫也是近亲,曹操特意下令禁人诽议 。周寿昌认为曹操这样也是为曹、夏侯通婚做考虑和解释 。
魏氏春秋曰:矫本刘氏子,出嗣舅氏而婚于本族 。徐宣每非之,庭议其阙 。太祖惜矫才量,欲拥全之,乃下令曰:"丧乱已来,风教彫薄,谤议之言,难用褒贬 。自建安五年已前,一切勿论 。其以断前诽议者,以其罪罪之 。"但是,问题出现了,建安五年前,一切勿论,曹嵩如果真的是从夏侯氏抱养而来,那么建安五年以后,曹、夏侯依旧通婚,怎么解释?曹操法令不律于己?
并且,以曹操狭小的气量,如果曹嵩出于夏侯氏,面对徐宣的指责,有没有可能会觉得徐宣指桑骂槐骂自己?曹操为什么没对徐宣动手?
吴金华对此也曾有考证,原本我对此深信不疑,后来和成刚聊天,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考方向,这是之前我没有想过的 。
吴金华:《吴志 吴主传》注引《魏略》载孙权与浩周书曰“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此时孙权称臣于魏,魏臣浩周以为孙权之子“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足见曹嵩出自夏侯氏一事并非敌国传闻 。
《魏略》: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可是“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还可以这样理解,可以说是像夏侯氏一样和曹氏联姻,也就是说孙登入侍的话,可以婚配曹氏女 。如果这样,夏侯氏和曹氏同宗,那么怎么样都不可能孙氏可以若夏侯氏 。
吴金华:《文帝纪》载延康元年“夏侯惇薨”,裴注引《魏书》曰“王素服幸邺东城门发哀”,又引孙盛之评曰:“在礼,天子哭同姓于宗庙门之外 。哭于城门,失其所也”,孙盛为东晋时人,以“良史”著称于世,此评直以曹丕、夏侯惇为“同姓”,亦足见此事在孙盛时代仍为人所共知 。
曹丕发哀夏侯惇可以是为了表示对夏侯的尊敬之情 。并且《三国志》中,诸夏侯曹传中,夏侯惇地位超然,排在此卷卷首 。
或许有人问,诸夏侯曹传,卷名夏侯在曹前,是不是这也是曹嵩来自夏侯的辅证?但是,比如二公孙陶四张传,这些人都谁呢,按照卷名排列,公孙瓒、公孙度、陶谦在前,然后是张扬、张绣、张燕,张鲁这“四张” 。
但是实际上呢,是公孙瓒在前,其次陶谦、张扬,然后才是公孙度,最后是其他三张 。
同理,诸夏侯曹传中,夏侯惇、夏侯渊在前,其次是诸曹,然后夏侯尚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夏侯在前,曹在后的问题,完全是因为夏侯惇在里面,需要放在卷首,因此命名是诸夏侯曹传,这与曹嵩是否为夏侯所出,完全无关 。
【七十二疑冢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曹嵩不是夏侯之后,曹嵩可能是曹腾从哪里抱养的呢?
同宗过继 。
同宗过继的例子并不少见 。比如:
《三国志 诸夏侯曹传》:嘉平中,绍功臣世,封真族孙熙为新昌亭侯,邑三百户,以奉真后 。《三国志 武文世王公传》:三年,以樊安公均子琬奉昂后,封中都公 。《三国志 武文世王公传》: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 。那么,曹嵩是不是有可能就是同宗过继,同宗过继是最常见也是最正常的 。
优质回答2:曹家和夏侯家的缘分,要上溯到秦朝 。那时候,泗水郡沛县有一位厩司御(县政府小车班班长),名叫夏侯婴 。
夏侯婴有位好朋友,在泗水亭当亭长(政府招待所长兼派出所长),名叫刘邦 。
有一次,夏侯婴和刘邦喝酒 。两个人喝高兴了,刘邦拔出剑来起舞,不小心划伤了夏侯婴 。
推荐阅读
- 美国 校园 喜剧_美国校园喜剧电影推荐
- 脸太黑怎么快速美白
- 生物会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生物会考资料
- 女人能留住美丽的7种方法
- sat培训班哪里比较好 sat培训机构
- 眼霜的用法
- 朝阳兴隆大家庭电话号码 朝阳兴隆大家庭营业时间
- 微信看视频号有浏览记录吗
- Share微博怎么设置背景?更换方法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