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安生飞扬跋扈 。特立独行;七月单纯温顺 。循规蹈矩 。她们形影不离 。她们宛如双生 。直到七月遇到了英俊的男生家明 。两个女生中间似乎有了细不可闻的裂痕 。他没有说 。她没有说 。她亦没有说 。安生决定离开这个城市去流浪 。去看天下 。她走的勇敢没有一丝留恋 。脖颈中却有一枚家明送给她的玉佩 。之后七月和家明的恋爱如温开水般持续着 。从高中到大学 。约定好毕业结婚 。可家明心里一直装着安生 。对于平淡人生 。最为致命的吸引是对方像曼陀罗 。妖冶迷人 。却永远无法拥有她 。日日吞噬着他 。

文章插图
他决定离开小城 。去北京缓冲 。在北京遇到了安生 。从此命运不经意间变换了 。家明在电影里被淡化成一个符号 。他清爽英俊 。眼神无辜 。似乎他做任何一个抉择 。都是对的 。电影情节被导演处理的非常巧妙 。一重又一重的探奇 。一条隐瞒的条线在最后一刻被揭开 。说真的 。我有点诧异 。甚至有点想哭(鉴于这是一篇已经OUT的观后感 。我就直接写了吧): 写小说的人是安生 。而七月 。永远留在了二十七岁 。

文章插图
安生终于成为了七月 。而七月 。永远变成了安生 。那个总是装做温顺的女孩子七月 。她的内心其实有更渴望飞翔更渴望自由的灵魂 。可她总是掩饰自己 。总是要成为世人眼中的好孩子 。连她想要离开 。都铺设了顺理成章的理由 。剩下的路 。让安生一个人走完吧 。安生变成了七月 。安静 。温顺 。像打磨光滑的鹅卵石 。不知为何 。看完这部电影 。我非常想讨论的并非两个女孩之间的纠缠和关系 。那种小心翼翼的处理的微妙感被导演拿捏的很巧妙 。后来查了资料 。监制是陈可辛 。也就能理解为何这部少女电影拍出的诸多情感层次 。我想起了两个故事: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东野圭吾的《恶意》 。一个对应的是男性的欲望和摇摆不定 。振保爱谁不爱谁他也说不清 。可他是真的说不清吗?他只是不想选择而已 。又或者他想享受更多而已 。女性作家和女性导演拍的电影 。剧中的男性总是会纠结 。反而女性更为决绝 。倒不一定真的是勇敢 。大概是痛苦累加到某个程度无法承受而已 。

文章插图
另一个对应的恶意 。是从骨子里描写人性之恶 。我非常爱你 。爱你 。爱到想要毁掉你 。我不爱你 。我跟你在一起跟你接触是为了更恨你 。深入骨髓的恨不断发酵 。不断蚕食 。这种极端的恶意 。处心积虑只为毁掉某个人 。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也许你只是不舍得你曾经一切的付出罢了 。编剧导演将一个无甚出奇的故事改编成最后面貌 。两位女演员功不可没 。我特意去翻了她们拿奖的视频 。周冬雨的鬼马 。马思纯的温柔 。很难让人不喜欢 。可我想每个人在电影里在电视剧里 。照见的都是自己的人生吧 。又或者 。我们通过电影洞见了更多的人生 。有影评问 。你想要成为谁?安生的还是七月的? 无所谓想要成为谁 。过上谁的生活 。在某种程度上这只是一个人的两个分身 。处在不同的境况之下的展现:一个脆弱一个安稳;一个美艳一个清冷;一个尖锐一个温润 。一个热烈一个稳定 。像不像双子的特性? 两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痴缠了二十多年 。有时候想想 。初恋真的要持续一辈子吗?听上去非常完美 。但真的会否满足一辈子的情感需求呢? 当然 。如果真的一直很爱很爱 。再也容不下别人 。自然最好 。

文章插图
可问题是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如果在疑惑中懵懂中过了半生发现自己所托非人 。是不是蛮无奈的?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 。修改一下放到这里:如果有个按键 。你可以将伴侣修改成完美人设 。你要按下去吗? 那个完美的伴侣家明 。英俊顾家沉默笑起来很明亮 。属于你心里的完美男神 。那 。他真的是爱你的么?对你予取予求? 以前我喜欢看文艺套路的电影 。是场面场景宏大 。撕X恨不能有无数人围观 。唾沫与瓜子皮齐飞 。仇者痛亲者快 。快意人生 。肆意江湖撕蜜达 。年岁渐长 。反而喜欢那种克制隐忍的表达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循环农业本质上是一种,循环农业模式有哪些
- 农业三夏是指什么,农业三产是指什么
- 限制群搜索处理严重吗 限制群搜索等于封群吗
- 一树槐花十里香,宛如白雪树间藏。又到了槐花盛开的季节,槐花怎么做既美味又营养呢?
- 《七月与安生》中七月的心理如何分析?
- 榆钱,有着年代象征的美食你吃过吗?对它你有什么看法和感想?
- 为何电视剧中七月与安生总是会爱上同一个人?
- 榆树上长的榆钱怎么样做美食?
- 电视剧《七月与安生》韩东对七月是真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