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摘抄加赏析 现代诗歌鉴赏摘抄加赏析( 三 )


李白的《月下独酌》是其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诗歌之一 。情致深婉 。别具神韵 。这首诗主要描写他在月下独自一人饮酒的情景 。月下独酌 。本是寂寞的 。但他却运用丰富的想像 。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 。不仅笔墨传神 。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善于自我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
《月下独酌》是李白创作的一组诗 。共四首 。其中第一首最著名 。也就是今天复习的这一首 。大约作于李白43岁那年 。当时他身在长安 。他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 。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更加反衬出他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 。从侧面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 。也体现了他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
名句“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 。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 。构思新颖 。想象奇妙 。率性纯真 。毫无做作 。通过他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愉 。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的胸襟 。以及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所以 。千百年来 。人们只有对诗仙李白崇拜加膜拜的份 。却无法效仿其一二 。
2021年4月29号
《古朗月行》今天复习李白的《古朗月行》 。原文如下: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
这首诗的大意是:小时候 。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 。飞在夜空中的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老是忙着捣药 。究竟是给谁吃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 。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幸亏以前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天上人间才得以清明安宁 。此时的月亮 。已经沉沦而迷惑不清 。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不如远远走开吧 。要问我怀有怎样的忧虑?所有的悲愁伤感 。让我肝肠寸断 。
李白的这首《古朗月行》 。是他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 。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 。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 。最后表达出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
整首诗文辞如行云流水 。富有魅力 。发人深思 。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在这首诗中 。李白运用其特有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通过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 。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 。以及强烈的抒情 。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
这首诗传唱度极高 。被收录到小学生语文课本里 。可以说是老幼皆知 。诗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一语道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透过这首诗 。在让儿童学习和欣赏诗歌美的同时 。还可启发儿童的好奇心 。了解很多的神话传说 。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 。
2021年5月3号
《赠汪伦》今天复习李白的《赠汪伦》 。原文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
这首诗的大意是:告别好友 。李白坐上小船 。将要出发远行 。忽然 。耳边听到 。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 。边走边唱 。前来为他送行 。桃花潭水深不可测 。深达千尺 。即使再深 。也不如汪伦临行送别 。我们之间的那份友情深 。
说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据记载 。汪伦是唐朝名士 。与李白和王维交好 。常有诗文往来赠答 。一日 。汪伦听说李白将要前来游玩 。于是 。修书一封 。假称: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 。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前往 。此时 。汪伦才告诉他说:所谓桃花 。不过是潭水名称 。并无桃花 。所谓万家 。不过是店主姓万 。并无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 。哈哈大笑 。汪伦殷勤地款待李白多日 。临走时 。汪伦又来送行 。李白有感于汪伦的深情厚谊 。便作了这首诗表示答谢 。
李白的这首《赠汪伦》 。是一首留别诗 。突出采用衬托手法 。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好友汪伦对他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想象丰富奇特 。率真直露 。言浅意深 。虽仅四句二十八字 。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
透过这首诗 。我们可以看出 。李白即将远行 。汪伦带领一群村人踏歌相送 。潭水悠悠 。情意浓浓 。这里的人情风物 。都透露出一种质朴的真情 。特别是最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表明两人之间那份无可比拟的深厚友情 。言尽而意味无穷 。知音难觅 。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得友如此 。夫复何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