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为什么到了湖南湖北迅速壮大?( 二 )


比如:1856年 。当西征形势一片大好 。石达开兵临南昌 。曾国藩危在旦夕时 。由于天京粮道有危 。石达开只得回师参加东征 。使湘军形势得以复振!
可以说 。武昌大扩军 。虽然使太平军的规模急剧提高 。但弊端十分明显 。尤其是由此带来的粮食问题 。束缚了太平军的发展 。影响深远 。
太平军 。起义于广西 。但真正成气候却是在两湖 。
正是在两湖发展壮大 。太平军才得以与大清分庭抗礼 。
遗憾的是 。太平天国的领导层似乎仍然有相当严重的门户之见 。
太平军中 。两湖兄弟的比重如此之高!可是 。在太平军的高层 。却完全看不到两湖兄弟的影子 。
不要说王 。就是侯、丞相 。也都是清一色的两广人士 。
不可否认 。太平军中的广西能人多 。但是 。难道几十万两湖兄弟 。就没有一个可担大任的人吗?
洪秀全、杨秀清能在两湖获得大发展 。可见当时大清失天下人心 。太平军有夺天下之机!
但是 。见微知著 。即使仅仅只看他们对两湖兄弟的态度 。他们并无夺天下之能!
其他观点:
湖南人和湖北人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打战!
历史上 。湖南湖北曾经是最好的兵源地 。不管是朝廷征兵 。还是山大王招兵买马 。这里都可以马上就有人去响应号召!

太平军为什么到了湖南湖北迅速壮大?

文章插图
太平军为什么到了湖南湖北就迅速壮大?
这个跟当年湖南、湖北的经济和兵源充足有关!
事实上 。太平军占领武昌后 。洪秀全就开始征收青年男女进入太平军军营 。当地市民都纷纷从军 。出现了“红巾覆首 。众皆狂”的热烈场面 。
可见 。太平军开始非常得人心!老百姓参加太平军非常积极呀!
这个时候的太平军 。已经号称有50 万人 。
太平军为什么到了湖南湖北迅速壮大?

文章插图
不久 。洪秀全自武昌东进时 。水陆两路 。战船锦旗可蔽长江 。首尾达数十里之长!
湖北的情况比较复杂!
咱们先来说湖南 。湖南又分为湘南和湘北 。湘北包括长沙、岳阳、湘潭等地!
由于太平军进攻长沙失败 。此后太平军主要活动范围在湘南地区 。湘南地区民风非常剽悍 。而且少数民族的青壮年男子也很多!
事实上 。当兵对于饥寒交迫的贫苦农民 。往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
太平军为什么到了湖南湖北迅速壮大?

文章插图
当时 。“农夫之家”、“寒苦之家” 。饥民、流民都迫不及待地加入太平军 。他们想着这样也可以混口饭吃!
因此 。太平军队伍经过湖南时 。就日益扩充壮大起来了!
湖南人成为太平军的第一批“工程兵”!
太平军来到道州和郴州 。吸纳了数千挖煤工人 。
洪秀全非常重视 。就将他们单独编制成军 。以龙山矿工老战士为骨干 。组建土营 。形成新的军种 。
这个军队设置指挥一人 。将军四人 。其建制与陆营基本相同 。
太平军为什么到了湖南湖北迅速壮大?

文章插图
在太平军攻城掠地的过程中 。这个特殊的部队不断扩大!
到南京后 。土营工兵已经达到700多人了 。
事实上 。土营就是太平军的“工程兵” 。他们专门从事挖地道 。协助部队攻城、筑路建桥 。
这些工程兵在长沙、武昌、南京发挥威力 。清军为之恐惧 。
况且 。湘南与广西交界 。语言相通 。洪秀全的很多士兵是广西全州的 。这个地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跟湘南的郴州和永州非常类似 。
太平军为什么到了湖南湖北迅速壮大?

文章插图
语言相同对征兵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古代 。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很低 。普通话基本不会说 。招兵买马的告示没有几个人看得懂!
事实上 。因为太平军的士兵文盲太多 。洪秀全大力整顿军事纪律 。居然确立了对士兵用“画圈”来记功、“画叉”来记罪 。以便严明赏罚!
这个也是一大发明 。也是无奈 。他们大多不识字 。“圈圈”和“画叉”的办法 。总归认识了!
太平军为什么到了湖南湖北迅速壮大?

文章插图
但是 。如果有人喊口号!用相同的方言 。往往就能够吸引很多年轻人加入太平军!
语言相同 。指挥也方便 。事实上不管是军官 。还是士兵 。大部分人都是大字不识的草民 。他们的交流往往依靠方言俚语 。
因此 。道县、郴州、江永等地就成为太平军非常重要的兵源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