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战争1 七年战争背景过程简介七年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四 )


【七年战争1 七年战争背景过程简介七年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七年战争1 七年战争背景过程简介七年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文章插图
▲彼得三世
尘埃落定
相比欧洲大陆,英、法在欧洲战场以外的争夺,也同样激烈 。英国此次参与战争的真正意图,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抢夺海外的殖民地 。法国为了抗击英国的海上攻势,并保卫自己在美洲和东印度的殖民地,不得不殊死一搏 。英法在冰雪两重天中(一边是冰天雪地的北美,一边是酷热难耐的印度),拉开战线 。法国因为欧洲战场的拖累,在与英国的较量中,逐渐败下阵来,七年战争快要结束时,英国继占领全部法属加拿大和部分路易斯安娜、把法国势力彻底赶出加勒比海地区后,又将几乎整个印度半岛纳入到自己的殖民范围 。
到1763年2月10日,英法终于坐下来签订《巴黎和约》,这一纸和约宣告结束了七年战争 。经过这场18世纪最大规模的战争,英国成为最大赢家,迈向“日不落帝国”的传奇;而法国的声望自由落体、直线下降,国王失去人民的支持,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埋下了伏笔;普鲁士总算保住了“肥肉”西里西亚,更成就了一个堪称世界级军事家的军事天才——腓特烈二世,然而,普鲁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普鲁士境内一片焦土,房屋损毁严重,上百个城镇沦为废墟,18万普鲁士军人战死沙场,50万平民丧生 。
这些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一言不合就开战 。今天与你结盟,明天也许又撕毁和约,甚至成为仇敌,所谓的盟友不过是取得各自利益的一幅伪善的面具 。丘吉尔曾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大概是对七年战争那段历史最好的诠释了 。
七年战争前夕,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都酝酿着新的大变动 。首先英国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先后打败西班牙和荷兰这两个老牌殖民帝国,而此时英国就只剩下唯一的强大对手法国,两强的矛盾升级在所难免 。其次是普奥矛盾,自从神圣罗马帝国分裂后,众多诸侯国里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最为强大两国都想成为诸侯国中的霸主,同时在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中哈布斯堡皇室领地被普鲁士占领,两国的矛盾自然日益尖锐 。还有就是俄普矛盾,沙俄在18世纪初叶打败瑞典成为欧洲强国后继续西进和南下扩张领土,并且把首要目标对准东普鲁士而普鲁士的日益强大成为了沙俄西进的巨大阻力,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
在上述的大环境下各国都想方设法拉拢盟国,在错中复杂的关系中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缔结《白厅条约》,矛头直指奥、俄、法三国 。此时沙俄决心放弃原先签订的《俄英条约》于1756年3月25日转向同奥地利结成攻守同盟,之后法国也在5月1日毅然与宿敌奥地利签订第一次《凡尔赛条约》,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双方都不断在争取盟友,结果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这两大阵营当中 。
德国士兵在欧洲各派力量的分化组合行将完成之际,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判断战争已不可避免,从普鲁士所处战略地位考虑,与其等待敌人进攻,不如趁敌人尚未完全准备就绪之机先发制人,于1756年8月底亲率9.5万人的军队对萨克森发动突然袭击,“七年战争”由此爆发 。
最后以沙俄退出战争为标志,七年战争进入了尾声 。由于英国在海外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普鲁士又重新夺回了西里西亚,加之各国已被战争拖得筋疲力尽,七年战争的结局基本已经形成 。基于这一情况,交战各国相互间签订了一系列停战和约 。1763年2月15日,以普鲁士为一方,奥地利和萨克森为另一方,签订了结束七年战争的《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