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氏和小月氏是同一个民族吗( 三 )


之后大月氏人就在阿姆河流域一带建立了政权 , 其大致范围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南部以及阿富汗的北部 , 这里是中亚的咽喉地带 , 扼守南北 , 控制东西 , 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
之后 , 大月氏人一直生活在这里 , 直到被后来的贵霜帝国所取代 。关于大月氏人的故事 , 与汉朝、张骞及丝绸之路还有很重要的关系 。话说汉武帝准备与匈奴作战时 , 担心匈奴的强大 ,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的原则 , 汉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得知了大月氏是匈奴的敌人 , 匈奴抢了月氏的地盘 , 杀了月氏王 , 月氏被匈奴赶到西域一带 , 于是汉武帝派出了以张骞为首的使者团到西域寻找大月氏 , 并说服对方联合汉朝一起攻打匈奴 。张骞出发后 , 很快被匈奴俘虏 , 一关就是十年 , 后来张骞找机会逃走了 , 到达了大宛 , 大宛国王派人送张骞到达了康居 , 康居王又派出人送张骞到大月氏 , 张骞见到大月氏王 , 但是这个时候的大月氏生活在阿姆河一带 , 远离匈奴 , 不想再与匈奴为敌 , 只想安宁地生活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说服月氏与汉朝一起联合对付匈奴 , 他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 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个惊喜就是:得知了西域广阔的世界 , 开拓了视野 , 并开辟了丝绸之路 。也因为张骞的遭遇 , 让汉朝的史书详细地记载了西域的情况 , 包括大月氏的迁移史 , 否则后人都不知道大月氏人去了哪里 。2、小月氏居然在河西走廊与祁连山一带的月氏人被匈奴打败后 , 一部分月氏投降了匈奴 , 成为匈奴的别部卢水胡的一部分 , 一部分月氏人投降了汉朝 , 与 *** 交错居住 , 当时月氏的服装、饮食、语言与羌人差不多 , 《后汉书》对此有记载 , 更有一部分月氏人继续向南迁到了今甘肃及青海一带 , 这里属于羌人的生活区 。《后汉书 西羌传》:及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 , 取西河地 , 开湟中 , 于是月氏来降 , 与 *** 错居……被服、饮食、言语 , 略与羌同 。这里申明一点 , 匈奴也不是纯种民族 , 很多臣服于匈奴的其他民族 , 也被称为匈奴别部 , 比如东胡、鲜卑 , 都曾经是匈奴的别部 , 卢水胡的组成也非常复杂 , 有羌族、匈奴族、月氏族、羯族、氐族等等 。小月氏人在当地不断与其他民族混居 , 不断地混血 , 后来就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其他民族 , 比如《隋书》记载 , 昭武九姓就是小月氏人的后裔 , 昭武九姓分别是:康、安、曹、石、米、史、何、穆 , 昭武九姓在西域与河西走廊一带建立了很多政权 , 比如康国、曹国、石国等 。
昭武九姓在隋唐时期非常活跃 , 唐朝后期逐渐消亡 , 融入了其他民族 , 小月氏的名字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并不是消亡了 , 而是融入了其他民族 , 比如汉族、匈奴族 。三、大月氏与贵霜帝国的关系大月氏征服了大夏后 , 统治了阿姆河流域 , 为了方便统治 , 大月氏王分封了五个翕侯分管国事 , 分别是:休密翕侯、双靡翕侯、贵霜翕侯、肸顿翕侯、高附翕侯 。《后汉书 西域传》:初 , 月氏为匈奴所灭 , 遂迁于大夏 , 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高附 , 凡五部翕侯 。后百余岁 , 贵霜 。侵安息 , 取高附地 。又灭濮达、罽宾 , 悉有其国......月氏自此之后 , 最为富盛 , 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 。从这段记载来 , 五翕侯是原大夏国贵族 , 不是月氏人 , 大月氏王把原来的大夏分为五个翕侯来管理 , 最后 , 贵霜翕侯强大起来 , 不仅兼并了其他四部 , 也把大月氏给吞并了 , 到公元1世纪中叶 , 贵霜翕侯兼并其他四部 , 建立贵霜帝国 , 鼎盛时期 , 贵霜与大汉、安息、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帝国 , 其势力可见强大 。从这些记载来看 , 大月氏与贵霜帝国的关系应该是彼此融合了 , 也可以理解为大月氏与大夏融合了 , 双方通婚混血 , 形成利益共同体 , 贵霜严格来说 , 是大月氏与大夏的混血后裔 , 大月氏作为统治者 , 而五翕侯共同统治 , 后期贵霜强大起来 , 又取代了大月氏 , 但还是那群人 , 属于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的关系 。到了东汉时期 , 班超征服西域的时候 , 贵霜帝国派出使者见到班超 , 向汉朝进献珍宝 , 并请求与汉朝和亲 , 结果被班超一口回绝 , 贵霜王很生气 , 于是派出大将率军七万攻打班超 , 班超避而不战 , 以消耗战来面对贵霜大军 , 结果没多久 , 贵霜将领顶不住 , 大败而回 , 而班超则威名大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