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让尉迟敬德杀掉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为什么?( 二 )


之后 。就一起计划了玄武门之变 。由此可见 。李世民确实是一个做事果断的人 。当他发现房杜二人还犹豫的时候 。他是能果断杀这两个人的 。而这两个人也很识趣 。吓唬一下 。就赶紧回到秦王府了 。
其他观点:
房玄龄擅长谋略 。杜如晦擅长决断 。所以这两个人在太宗朝是非常重要的人才 。被称之为房谋杜断 。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让尉迟敬德杀掉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为什么?

文章插图
太子李建成不是傻瓜 。他反击李世民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散李世民的部下 。
在给李唐王朝打天下的过程中 。李世民可谓是汗马功劳 。因为打仗比较多 。所以这么多年来也笼络了很多文臣武将在他的手下 。这些人可都是李世民的私臣 。跟朝廷是没有太多关系的 。所以太子李建成要想扳倒李世民 。就必须要先对这些人下手 。
天策府建 。以为从事中郎 。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 。而如晦为冠首 。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建平文雅 。休有烈光 。怀忠履义 。身立名扬 。”其见重如此 。隐太子深忌之 。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 。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 。”因谮之于高祖 。乃与玄龄同被斥逐 。---《旧唐书》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让尉迟敬德杀掉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为什么?

文章插图
李世民下定决心要夺权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态度十分重要 。
这天晚上 。李世民将家臣们都叫到身边 。商量着玄武门的事情 。但是有一件事是搁在李世民心里的隐患 。那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此刻已经入朝为官 。李世民吩咐人前往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府上 。想请他们一起来商量对策 。毕竟此刻李世民跟李建成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可是让李世民感到意外的是 。他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时候 。却都遭到了拒绝 。
敬德又与侯君集日夜进劝 。然后计定 。时房玄龄、杜如晦皆被高祖斥出秦府 。不得复入 。太宗令长孙无忌密召之 。玄龄等报曰:“有敕不许更事王 。今若私谒 。必至诛灭 。不敢奉命 。”太宗大怒 。谓敬德曰:“玄龄、如晦岂背我耶?”---《旧唐书》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让尉迟敬德杀掉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为什么?

文章插图
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前往二人府上 。二人立刻前来觐见李世民 。
李世民心里非常不痛快 。这两个生死之交居然都要背叛自己 。这是不可原谅的事情 。所以李世民给了尉迟敬德一把刀 。并且告诉尉迟敬德 。他们俩要是肯来那就算了 。要是不肯来 。就把他们的脑袋带回来 。尉迟敬德当然是把李世民的命令告诉了房玄龄和杜如晦 。他们俩听了以后 。脸色煞白 。立刻屁颠屁颠地赶到了亲王府 。
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且往 。观其无来心 。可并斩其首持来也 。”敬德又与无忌喻曰:“王已决计克日平贼 。公宜即入筹之 。我等四人不宜群行在道 。”于是玄龄、如晦著道士服随无忌入 。敬德别道亦至 。---《旧唐书》
第二天他们也如约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成为这场政变的主要策划者 。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以后 。李世民将李渊逼退成为太上皇 。而李世民本人也就上位成了唐太宗 。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让尉迟敬德杀掉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为什么?

文章插图
我觉得这件事不靠谱 。因为李世民和他俩都没有那么傻 。
这件事是有蹊跷的 。虽然被记录了下来 。但是有夸张的嫌疑 。首先李世民怎么可能在玄武门之变之前 。就要杀掉房玄龄和杜如晦呢?
如果当天这么做了 。难道李建成和李元吉会不知道这个消息?杀的可不是两个普通人 。更不是鸡鸭猫狗 。是两位朝廷大员 。是李世民昔日的好友 。既然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那事情就必须要办得隐蔽 。让尉迟恭办这件事 。绝对靠不住 。
此外 。房玄龄和杜如晦会那么傻吗?他们跟随李世民多年 。早就跟李世民是一条心的人了 。所以李世民在谋划玄武门之变之前 。跟他们都是有联络的 。既然这天晚上李世民会让人喊他们过去 。那他们必然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自然要亲自前往秦王府 。不会故意推辞这件事 。除非他们不想混了 。
总结:除非这件事有误会在里面 。否则一定是假的 。
我认为这件事如果是真的 。必然是有误会在其中的 。当时李渊特别忌讳皇子结交大臣 。尤其是李世民结交大臣 。所以他对大臣们的调查是非常周密的 。当李世民家的仆人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家中的时候 。他们的第一反应 。一定认为这是皇帝派来考验他们的 。所以他们给出的回复是一口拒绝了李世民 。因为谈那么重要的事情 。如果只派一个家丁过来 。是不是太草率了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