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样的才是好的信阳毛尖?( 二 )


有芽有叶,口感更丰富
所以,无论是自饮还是送礼,芽叶就行 。当然,如果送礼的对象本身就是个“外貌协会”,那就送纯芽好了,反正送礼嘛,就图对方高兴,没有绝对的真理 。
工艺:
机器茶和手工茶
同样的茶做出来不同的口感和外形,这都是后期工艺的效果 。同样的鲜叶,炒制工艺可以提升它的品质,也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如果说鲜叶带有土壤的温度,那么工艺这一关,就是增加了手掌的温度 。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
有人认为黄色茶汤就不好,其实恰恰相反 。高山茶的茶汤、嫩叶芽的茶汤往往是略呈黄色的 。谷雨以后,茶树光合作用增强,叶绿素含量提高,茶叶和茶汤才会更加偏绿 。从工艺上说,如果茶汤和叶底过绿,往往是因为杀青不彻底 。这样的茶,对胃肠刺激较大 。
上好信阳毛尖汤色也会是泛黄的
茶文化博大精深,茶道亦是包罗万象 。对茶的认知,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乡野村夫,每个人也许都能说出个一二三,但也都有个体局限性,所以为茶者,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
上文所述,是喝茶、习茶的归纳所得,多数是面上的情况,也并非绝对的道理 。如果说读罢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人对信阳毛尖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也就达到目的了 。
千百年来,种茶制茶、品茶论茶,以茶为生、以茶为乐、以茶会友、以茶抒情……
茶,已融入信阳人的血脉;茶,已成为信阳人的骄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