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橘皮制作陈皮,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相关记载,与“凡狼毒、枳实、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也就是“六陈”的说法) 。”这是历史上首次提出“陈旧者良”的概念 。此后,关于橘子陈用之说,在唐宋以后各本草书籍中频繁出现 。而随历史发展,历代医家根据自身经验对陈皮功效有所拓展 。我国最早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以橘柚之名首次记载其性味功效及产地,载:“橘柚味辛,温 。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 。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一名橘皮,生川谷 。”以后自宋朝之后,从“橘”改良种植方式后培育出来“柑”,更成为日后陈皮的最为重要的原材料 。
总之,橘子皮作为一种家常水果的外皮,很多时候被我们作为垃圾扔掉,殊不知其背后还有那么多应用 。从橘子皮的应用不难发现,我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将老百姓最普通的常见之物,挖掘出其特有的功效,并用于实践当中 。从橘子到柑,从新鲜橘皮陈皮的应用,虽然只是一片普通橘子皮,但纵观其两千余年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这片小小的橘皮身上,似乎包含着中国民族最伟大智慧和创新的力量!
橘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橘树的成熟果皮 。主产于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属理气类中药 。
橘皮原药图

文章插图
性味:辛、苦,温 。归脾、肺经 。功效:行气健脾,燥湿化痰 。传统医药多用于以下疾患:
1、脾胃不和,寒湿积滞,脾湿健运所致脘腹胀满、疼痛不食 。常与苍术、厚朴、甘草等合用 。
2、呕吐有热与黄芩、大枣、竹茹、北沙参等同用;寒饮阻滞加生姜、砂仁等同用 。
3、痰湿咳嗽常与制半夏、茯苓、甘草等合用 。
4、痰湿眩晕常与制半夏、茯苓、枳实、天麻等同用 。
5、乳痈初起常与甘草等同用 。
6、脾虚气滞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 。
橘皮加工图

文章插图
常用量6一10克 。注意!①、陈皮辛散苦燥,温能助热,故舌赤少津及内有实热者慎用 。②、无气滞者勿用,否则易耗伤正气 。
《本草纲目》评价:“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 。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 。入食料解鱼腥毒 。”
橘皮主含挥发油包抬右旋柠檬烯、枸橼醛、陈皮素、橙皮甙、中肌醇、川皮酮、VB1等物质 。具有排胃肠积气、祛痰、平喘、抑菌等多种作用 。橘皮又是提炼橙皮香精油的主要芳香原料 。
橘皮饮片图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股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大闸蟹的壳是啥垃圾
- DNF提示图表系统组建失败怎么解决?
- 张月铭几几年
- qq群匿名设置教程
- 时蔬糙米饭做法图解
- 依源风格之调出照片的梦幻彩虹色
- qq被举报了应该怎么做
- 微信怎么更换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