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斤的区别 一斤是多少( 二 )


真正实用的杆秤出现在东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壁画中就有杆秤图,说明杆秤已被广泛用作称重器具 。
自发明以来,杆秤一直是中国称重和测量的主流工具 。现在,杆秤仍然是农村市场最常见的称重工具 。这也应该算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
【公斤的区别 一斤是多少】北魏敦煌壁画
秤的结构图
农村地区仍普遍使用杆秤 。
这一制度的主要演变发生在民国时期 。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电力法》,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尺仓平准制度与万国权都统制度之建设,应齐头并进” 。1929年 , 国民政府颁布《度量衡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中华民国度量衡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制为标准制,一种临时性的辅助制度称为市制 。”第五条:“市制长度为三分之一米(简写为尺),重量为二分之一公斤(简写为斤),容量增加到市升(简写为斤) 。一公斤分十六两,一千五百尺定为一里,六千平方尺定为一亩 , 其余定为小数 。”第十一条:“凡与度量衡有关的事项,除私人交易的临时市场制度外,一律实行标准制度 。”这意味着度量衡完全符合国际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场体系一直沿用了一段时间 。1959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以国际公制为基础的原有市场制度,习惯于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通用,可以保留” , 但又规定“市场制度原定为16两一斤,因换算困难,应改为12两一斤 。至此,“一斤等于十六两”的古代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
现在,我们使用的重量单位都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克和公斤作为单位 。为了与国际接轨,考虑到普通人的使用习惯 , 我们做了公斤与公斤之间的换算 。一公斤等于一公斤 , 公斤与公斤之间采用二进制 , 即一公斤等于二公斤,公斤与二之间采用十进制 。
度量衡,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它关系到公平、正义和诚信 。有些歌曲是关于:
天地之间有梗,重的是老百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