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你爱看的综艺怎么都在「工作日」更新了?( 三 )
文章图片
芒果系综艺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走在前面,从《浪姐》到如今的《披哥》,节目不仅令观众养成了“周四周五中午看哥哥(姐姐)”的强绑定收看习惯,亦透过一周里多天更新的衍生节目持续喂养内容给受众,周一的《定义》、周三的《哥哥少年时代》、周四的《超前营业的哥哥》等衍生节目展现了哥哥们的更多面向,给哥哥的粉丝们“福利”管够 。
工作日热门综艺、衍生综艺“扎堆”,从长期维度上培养起了观众在周中追综艺的消费新习惯,观众对付费VIP内容的更多渴望有助于平台会员业务的抬升 。但同时也造成“过度开发节目”令观众追综产生疲累感,平台需注意提升衍生节目的内容制作质量和用心程度,让观众在正片外对衍生节目同样产生信任感和陪伴感 。
一场关于“周X更新”的综艺营销战除了播出平台方,综艺排播对于综艺宣发方和品牌营销方也甚为关键,甚至很可能据此将引发一场关于“周X更新”的综艺营销战 。
国内网播综艺历经多年的迅猛发展,已进入成熟期,每种垂类细分赛道被充分开发,且各大平台对热门垂类综艺的布局呈现“内卷”竞争状态,这意味着,节目想要受到大众圈层的关注越来越困难 。
在如此饱和发展情势下,选在周几排播,或许能让节目产生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 。不得不说,选择在工作日排播综艺,最大的优势是给予综艺宣发方自由度更高的话题营销空间 。
如若挤在周末发综艺,可以想见的情况是,节目很容易淹没在周末扎堆播出的海量综艺话题之中 。而在周中播出,因同期竞争者少,有创意的话题营销很容易被推上微博热搜等各社交平台热点榜单,并给观众植入节目与“周X更新”的强绑定印象 。
例如,近期每周二、周三上线的《脱口秀大会4》可以说是个微博热搜大杀器,几乎每次一更新便有话题登上热搜Top10,且观众已经逐步在养成每周二、周三回家看《脱大》的消费习惯 。
文章图片
芒果TV于周三更新的《再见爱人》同样是热搜话题制造机,“催更团”更是在孙怡等节目嘉宾玩梗之下被诸多网民熟知,解锁“爱的供氧”、“烟消云扇”等「催更神器」的话题持续吸引新的“路人观众”关注到节目更新日子,这也是综艺营销方可参考的范例 。
此外,品牌方亦可以根据灵活的综艺排播调整自己的广告投放策略 。例如,当年的《浪姐》第一季就创造了周五霸榜社媒平台的综艺营销奇迹,而当时及时监测到相关舆情与热度的品牌方选择跟进赞助,便顺风搭上了营销快车,有些品牌因此达到了出圈度之最 。
在今后,综艺各赛道“内卷”之下,如何在综艺排播时间上花心思,将节目与“周X更新”强绑定,大概率将成为播映平台方、综艺制作方、品牌方共同关注的X营销因素,一场有关“抢播出时间”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