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分布式一致性:Paxos协议之Multi-Paxos
在前面一篇文章我们讲到了理解分布式一致性:Paxos协议之Basic Paxos,本篇文章我会讲解更加通用和普遍的Multi-Paxos协议。
在Basic Paxos协议中,每一次执行过程都需要经历Prepare->Promise->Accept->Accepted 这四个步骤,这样就会导致消息太多,从而影响分布式系统的性能。
如果Leader足够稳定的话,Phase 1 里面的Prepare->Promise 完全可以省略掉,从而使用同一个Leader去发送Accept消息。
当然我们还要对请求消息做一些改造,这里我们在请求里面加入了轮数I,每过一轮,I+1 。
下面我们用序列图的形式尽可能的去展示Multi-Paxos的魅力。
Multi-Paxos without failures
下图我们展示一个基本的Multi-Paxos一次执行交互流程,系统有1个Client,1个Proposer, 3个Acceptor, 1个Learner。
文章图片
Multi-Paxos when phase 1 can be skipped
上面我们讲到在Multi-Paxos中,如果Leader足够稳定的话,在接下来的执行中,phase 1 的请求其实是可以被省略的,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被省略的整个流程。
这里round number需要+1,表示已经进入下一轮了。
文章图片
Multi-Paxos when roles are collapsed
在Basic-Paxos中我们区分了很多角色,有Clients,Proposers, Acceptors and Learners。实际上Proposers, Acceptors and Learners可以合并成一个,我们把它统称为Server。下面是合并之后的序列图。
文章图片
大家看看,是不是实现起来简单很多?
Multi-Paxos when roles are collapsed and the leader is steady
【理解分布式一致性:Paxos协议之Multi-Paxos】同样的,当Leader很稳定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执行中忽略Phase 1. 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深入理解Go之generate
- 考研英语阅读终极解决方案——阅读理解如何巧拿高分
- 由浅入深理解AOP
- 逻辑回归的理解与python示例
- 「按键精灵安卓版」关于全分辨率脚本的一些理解(非游戏app)
- 深入理解|深入理解 Android 9.0 Crash 机制(二)
- 不理解句意,你还想做对所有GRE填空题()
- 深入浅出谈一下有关分布式消息技术(Kafka)
- 如何理解“超我、自我、本我”
- 十一、理解纹理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