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我36岁,IT男,爱健身,无三高!差点猝死!”( 二 )


猝死|“我36岁,IT男,爱健身,无三高!差点猝死!”
文章图片


可阎王爷不会等人,犹豫一秒,就少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这时一位女医生急匆匆地把知情同意书拿到我面前:
“刚才我和你家人说的你应该也都听到了,决定权现在给你 。”
我特么毫不犹豫就把字给签了!
后来的一切,都证实了医生和我的决定是对的!
装了心脏支架后,胸痛没了,手术2天后,我就可以下床简单活动,就连疫情期间养肥的20斤肉,也减了不少......
不熬夜,爱运动,无三高
年纪轻轻的,怎么就猝死了?
医生跟我说了一个惨痛的现实:
现在心梗很多,
有些人一下子就没了心跳,根本来不及救,多是年轻人;
有些人不会心跳骤停,经过救治,安然出院,多是老年人 。
为什么反而容易猝死的反而是年轻人?
猝死|“我36岁,IT男,爱健身,无三高!差点猝死!”
文章图片


就诊延迟,心肌坏死
医生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泳池里有人呛水——
初学者呛一口就慌得不行乱折腾,越折腾反而越往下沉;
会游泳的就不一样了,平时呛惯了,已经不慌了,反而更容易没事 。
猝死|“我36岁,IT男,爱健身,无三高!差点猝死!”
文章图片


年轻人突发心梗,就像新手游泳呛水 。
心脏冠状动脉在突然之间完全堵塞,容易造成心肌急性缺血,又缺少侧枝循环,
而且,因为发生得急促、突然,缺少对缺血的预适应,所以更容易发生室颤、猝死 。
而年轻人得心梗的原因,多是激烈运动、过度劳累,引发应激反应,导致血管痉挛 。
猝死|“我36岁,IT男,爱健身,无三高!差点猝死!”
文章图片


心梗发生前,会有哪些“暗示”?
读懂4个信号,关键时刻救回一命
01 .第1次胸痛
闷塞感严重,透不过气来,还出汗,这些症状持续5分钟以上不缓解;
02.再发胸痛
以前胸痛过,这次更严重,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猝死|“我36岁,IT男,爱健身,无三高!差点猝死!”
文章图片


来源:网络
03.上腹闷塞
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又跟以前的腹痛不同,持续几分钟不能缓解;
04.有以下症状
胸闷,头昏、晕倒,甚至意识迷糊;
“鬼门关”前千万别踩这6个坑
否则神仙也救不了你
01.
大意、轻敌
“喝两口水缓缓就行了”
总以为自己是金刚不坏之身 。
身体出现啥问题首先想着是麻烦,然后以为躺着歇会,喝两口水就能解决……又不吃馒头噎到了,喝水有啥用?
【保命秘籍】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每耽误一分钟,就意味着更多心肌细胞坏死 。
不舒服了,赶紧去医院 。
猝死|“我36岁,IT男,爱健身,无三高!差点猝死!”
文章图片


02.
自己坐公交、打车去医院
有统计,心梗患者比中风患者发病后平均晚到医院2小时,因为相较中风,心梗往往由于胸痛不剧烈或者不典型,很多人选择忍,
在心内科的门急诊,经常可以见到很多患者是坐公交、打车,甚至骑车来的……
【保命秘籍】
叫120救护车!
120救护车上有专业的急救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急救人员,是送院途中的生命保障 。
胸痛发生后,一定要优先呼叫120,乘坐救护车送院 。
猝死|“我36岁,IT男,爱健身,无三高!差点猝死!”
文章图片


03.
对医院“挑三拣四”
曾有一名姓余的男子,58岁,胸痛3小时后就诊,
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抢救,但因为有亲戚在省城大医院,他们不听劝告,执意赶往省城,结果途中死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