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疗机构|2020年上海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发布 这些“提分项目”你认可吗( 二 )
随着上海市改善医疗服务、创建医疗卫生文明行业的行动计划实施 , 上海市加强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制度化建设(如“预约诊疗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 全面开通“随申办”APP、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以方便医疗付费和挂号预约等网上服务 。在“随申办”APP开通“信用就医无感支付”的签约功能后 , 患者就医无需携带医保卡、银行卡 , 即可在授信额度内在线支付医保报销剩余部分的医疗费用 , 打造了“信用就医无感支付”的上海模式 , 减少了医疗机构排队支付 。各医疗机构也不断创新“互联网+医疗”模式、努力为病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机构整体环境卫生水平(包括重点整治医疗机构卫生间等环境“顽疾”) 。
【公立医疗机构|2020年上海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发布 这些“提分项目”你认可吗】例如 , 徐汇区中心医院通过建立互联网医院 , 将患者随访、慢病管理、健康管理服务从诊中延伸至诊后、复诊预约 , 打通了线上线下医疗健康全程服务的通道 。2020年2月徐汇区中心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又拥有了线上脱卡支付和医保结算“双牌照” , 实现了线上视频看医生、获取线上处方、医保脱卡支付、药物配送到家的闭环就诊功能 。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诊疗 , 极大地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
文章图片
图说:徐汇区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
调查发现 , 多年来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病人满意率相对较低的门诊等候时间与门诊洗手间清洁卫生 , 在十三五期间有了改善 。2020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等候时间满意率和门诊洗手间清洁卫生与安全措施分别为87.34%和95.00% , 分别比2016年提升11.9个百分点和10.0个百分点 。调查中也发现门诊病人通过“微信/支付宝/APP等移动端”(46.98%)、“现场预约或医院APP”预约(21.20%)和“互联网预约平台”(16.24%)等多渠道的预约 , 门诊预约率从2019年的33.33%提高至61.62% , 推动了门诊病人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 缩短了门诊病人在门诊的就诊时间 。
调查发现 , 在门诊胃肠镜、超声、CT和磁共振检查的3708名门诊病人中 , 检查预约天数小于7天的占83.50% , 预约天数在7~13天的占10.36% , 但有1.83%的病人检查预约时间在21天及以上 。如何缩短门诊病人部分检查项目的预约时间 , 使门诊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检查与诊疗 , 需要进一步关注 。
此外 , 2020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出院病人对医院伙食/病区治疗饮食满意率仍偏低(73.56%) 。根据出院病人调查的反馈 , 项目组建议未来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还需不断改善病区治疗饮食的配餐以及住院伙食选择多样性 , 尤其根据儿童和老人的饮食需求 , 提供可口和细软的伙食 。
新民晚报首席采访人员 左妍
推荐阅读
- 癌症|2020年全球喝酒喝出74万多例癌症,我国男性贡献最大
- 心血管病|中国3.3亿人有心血管病!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
- 互联网医院|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还能这么玩?
- 医疗机构|北京三部门联合行动,整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乱象
- 公立医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1.6万家县医院挑战难关!
- 公立医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县域医疗这张“考卷”如何作答?
- 公立医院|投资总额1800亿,102家医院大动作
- 零售药店|3款PD-1已进入北上广,覆盖100多家医疗机构和80多家零售药店
- 老人|2020年最新年龄划分标准,多大岁数才算长寿老人?你可能合格了
- 肝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终结肝癌“单兵种作战”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