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弘|唤醒植物人:也许他们什么都能听到,只是无法表达
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王艾冰
阅读提要:
“依据现有的技术,我们现在将植物人分为两个等级,植物人和微意识状态,如果判断是微意识状态,就会转入我们医院托管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进行手术促醒治疗 。”北京天坛医院何江弘告诉采访人员 。临床上,对微意识状态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意义的,能得到恢复,而植物人状态,也就是昏迷较深的病人,现有的手段对其的治疗是无效的 。
“病人因为脑干出血,四年长期保持昏迷的状态,我们这次给她做了个整体的评估,现在来看她脑部的核磁表现几乎和常人一样,一般情况下,昏迷的病人脑子会逐渐萎缩下去,但是现在她脑子里的情况几乎和原来是一样的,这就说明她还是有意识的 。”
在北京天坛医院住院部六层的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区门口,病区负责人何江弘在给一位患者的家属做着这样的沟通,他们口中的患者叫王苏(化名),是一位30多岁的女性,4年前,因突发脑干出血,陷入了长期昏迷 。
“植物人其实是意识被锁在身体里的人”
我们俗称的“植物人”,在医学上有一个更为人性化的名词叫做“慢性意识障碍”,而对于常年从事意识障碍患者唤醒的何江弘来说,他对于“植物人”还有一个更为亲切的表述,叫做“意识被锁在身体里的人 。”
文章图片
“具体来讲,植物人是指各种严重脑损伤导致的意识丧失状态的人 。”何江弘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近些年来,随着临床救治能力的提高,神经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意识障碍患者数量不断增多 。我国保守估计有50-100万此类患者,目前缺乏综合系统规范的治疗方式,尽快加速与提高意识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 。
而作为国内外神经科学领先的临床与科研中心,北京天坛医院积极布局意识障碍领域的临床及研究工作 。2019年开始筹划,2021年1月4日,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区揭牌开科 。这个病区将主要面向俗称“植物人”的意识障碍患者,运用神经调控、脑机接口等技术最大限度实现意识恢复、神经功能改善 。
病区目前的6张床位,全部住着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患者,王苏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病床上,健康时报采访人员见到了这位在常人眼里昏迷了4年的“植物人”患者,她的眼睛在随着给他们放映的喜剧节目不停的转动,呼吸也如常人一样 。
“王苏经过我们的评估,是一个微意识状态,也就是说她脑部的意识是清醒的,经过后期的治疗是有可能完全苏醒过来的 。”何江弘介绍,所以我们建议她的家属给她尝试一下手术治疗,通过一些手术来促进她醒过来 。
和王苏一样,在这个特殊的病房里,每一个住在这里的患者都被外人称为植物人,但是在这里,他们和普通的患者一样,被医护人员精心的照顾着,他们的家属、这里的医护包括他们自己,都在努力的找到让他们能苏醒过来的办法,所以在他们每一位患者睁眼能看到的高度,有一个一直在播放的喜剧节目的平板,何江弘说,“这是要增加他们的刺激,其实这些患者他们的大脑内部很有可能一直在活动,他们只是无法表达和展现出来 。”
“好多人不知道,植物人也分很多种情况”
在王苏的病床旁边,住着一位76岁的老太太,采访人员注意到,老太太的眼球也会随着眼前的视频和声音不停的转动,只是眼神有一些空洞和无神 。“一年前,她去云南旅游的时候,突然出现了脑出血的情况,一直昏迷到现在,前一段时间,她已经86岁高龄的老伴带着她找到了我们这边 。”何江弘回忆 。
推荐阅读
- 社区卫生服务站|长沙男子针灸时倒地后成植物人!妻子起诉索赔361万,法院这样判
- 痔疮|28岁女子痔疮住院,术后2天突然休克,成为植物人!医生找到祸根
- 排尿|一不小心成为植物人,如何自救?
- 癌症|钻研癌症60年,孙燕院士建议:可能会“唤醒”癌细胞的食物要少吃
- 饮食|癌症是“吃”出来的?医生坦言:4种饮食习惯,会“唤醒”癌细胞
- 细胞|她因癌症离世,那些永生的细胞,却唤醒了无数生命希望
- 梦游|千万别这样叫醒梦游的人,容易被攻击!唤醒梦游者的3个最佳方法!
- 宝宝|宝宝睡觉时有这几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发育,宝妈要赶紧唤醒娃
- 癌细胞|癌细胞为何会“卷土重来”?哪些因素有“唤醒”癌细胞的可能?
- 养生|开春养生五件事 你准备好把身体“唤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