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为什么服用恩替卡韦病毒量下降,而乙肝表面抗原反而在升高?

最近接诊了一位乙肝大三阳患者,今年35岁,山东泰安人 。服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十个多月了 。之前几次检查中,病毒 DNA定量从7次方一直下降到了3次方,病毒量一度转阴了,肝功能、B超等也基本正常 。但又过了三个月复查,表面抗原又升高了,而且幅度较大 。专家经综合分析后,认为这主要是患者病毒量下降后,心理上有所松懈,经常出现漏服或者未按规定空腹服药造成的,恩替卡韦的药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情况只要从现在起注意严格按规定服药就可以了 。
恩替卡韦的服用要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恩替卡韦应当每天定时定点空腹服用,服药前后2小时不能吃东西,可以多喝温白开水,但不能喝蛋白饮食比如牛奶等,这样会不利于药物效果的吸收 。
2、一定要听从医生或药师的安排,严禁自行加减剂量,自行停用药物 。
3、患者每天坚持服用恩替卡韦,如果说是漏服次数太多会严重影响疗效,增加耐药率,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恩替卡韦尽量不要停药,如果家庭条件不行,那就只要达到停药标准后再巩固治疗1年到二年左右可以停药,但要半年复查一次,至少复查四次 。
乙肝表面抗原|为什么服用恩替卡韦病毒量下降,而乙肝表面抗原反而在升高?
文章图片

乙肝表面抗原对患者有什么意义
肝内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cccDNA)与血清HBsAg水平显著相关乙肝病毒的cccDNA是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说明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它的水平较高,说明病毒在肝细胞内形成了较多的cccDNA 。
乙肝表面抗原持续在高水平,尽管可以用药物抑制病毒的复制,使HBVDNA变成阴性;或者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变成HBV DNA阴性的“小三阳”,但由于肝细胞内有较多的cccDNA,自然清除病毒的可能性还是很小 。小三阳患者定期做表面抗原的定量检测也是有好处的 。
【乙肝表面抗原|为什么服用恩替卡韦病毒量下降,而乙肝表面抗原反而在升高?】对于核苷类药物而言,只能是清除患者身体中的乙肝病毒,而对于肝细胞中存在的乙肝复制cccDNA并不能直接清除,也只是有一点的影响,就算是现阶段公认的最好的一线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对于乙肝病毒的改变,也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实现,因此对于患者的定期检查,建议每半年一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