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门口的公园,住着世上最煎熬的父母

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门口的公园,住着世上最煎熬的父母
文章图片


张福忠一天的口粮,只需 13.55 元
为什么要让穷人得这种病?
公园里隐藏着一些秘密——你能看到在黑暗中独自饮酒的女孩儿,暧昧的中年情侣,还有凉亭屋檐上给孕妇吃的药——但更多的秘密,显然藏在帐篷里 。他们不可避免地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或者隐藏些什么 。
女儿在儿童医院治疗的那些天,王海波和妻子马红莲住在公园东侧几颗大柳树下 。他能感受到帐篷里压抑的气氛 。当初王海波这份司机工作,是马红莲的母亲提议的 。出车祸之后,姥爷马分河怪罪她母亲,说「没有这个女儿」 。一死一伤的惨剧发生后,马分河在亲戚家躲避,后被警方控制;把铁锹砸向王海波女儿的马艳田喝了农药,第二天晚上人就没了 。至于在车祸中受伤的老板,已经不知去向 。原本的血亲已成仇敌,其中复杂的恩怨也再难说清 。对于这对夫妻来说,继续生活下去的唯一方式是把它们通通埋起来 。每天晚上,王海波与马红莲钻进帐篷里,背靠背躺下 。就像是一种默契,他们通常不太说话,马红莲哭,王海波就安慰 。唯一的变化是,他们开始因为「特别小」的事吵起来,吵完之后又各自陷入沉默 。
帐篷集中在公园中心和东门附近的两处走廊里,少则两三顶,多时有八九顶 。七八月的北京多雨,总是忽然就下起来,有时还夹着冰雹 。帐篷里的被褥(通常只是一张防潮垫和一张床单)湿得透透的 。下雨那天,来自邯郸农村的张龙和五六个帐篷的人挤在走廊中间避雨,他感觉同病相怜的人之间,生出一种苦涩的温暖 。雨往房檐里潲,大家靠得越来越近 。总得说点什么 。相互问问,「你家孩子什么病啊?情况怎么样?」通常情况下,他们无法得到什么积极的答案 。只能安慰对方,「慢慢就好了」,「我们都得坚持住」 。是劝别人,也是劝自己 。
几个月前,张龙 4 岁的儿子患上自身免疫性脑炎,之后又引起肺部感染,肾脏损伤和胃出血 。他刚来到儿童医院的时候,一位医生问他,「还救不救了?」怎么能不救呢?他的心突然坠在地上,手不自觉抖起来 。医生的意思是,他得为不可预知的情况承担后果,包括难以计数的钱和孩子终身卧床的下半生 。「就一点没有希望吗?」他问 。
「也可能会有奇迹 。」医生说 。那天晚上,夫妻二人坐在医院的长廊里,一夜无话 。在这之后,他刻意避免让妻子和医生直接接触,所有的坏消息到他这里为止 。孩子的病情一天天恶化,但妻子在张龙口中听到的,永远是「没事」,或者「比前几天好了」 。他已经打定主意,只要还有一丁点希望就要救孩子 。但如果妻子被击倒,他将失去最后的支撑 。
他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生活就是一个希望不断破灭的过程 。张龙 36 岁,在老家没房没车,平时在横店的道具组打零工 。钱都用来给大女儿治先天性心脏病了,前些年女儿做了手术,身体日渐好转 。做手术欠的钱,这几年基本还清,「日子刚好起来,这又是儿子……」他摊开双手,口罩不断抽动 。
事实上,更多的秘密他从未透露过 。7 月中旬,在医生的办公室里,他独自接过孩子的病危通知书 。妻子等在门口 。他舒展一下表情,「没什么事,就是说说最近孩子的情况」,他说 。
「一定有事,张龙你别骗我 。」他们相处多年,没什么能瞒过妻子 。
「哎呀,没骗你,就是后续治疗可能会麻烦一点,我去上个厕所 。」他急匆匆转头进厕所,关门,很用力地没哭出声 。
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门口的公园,住着世上最煎熬的父母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