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特斯拉反手向“维权车主”索赔500万

投稿|特斯拉反手向“维权车主”索赔500万
文章图片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张凯旌,编辑 | 深海
历时755天,维权一审、二审均宣告胜诉,但特斯拉中国车主韩潮未料到,这是下一段官司的开始 。
据韩潮所述,2019年5月,其在特斯拉官网中购买了一辆官方认证的二手Model S,不到三个月,韩潮在驾驶过程中就遭遇了刹车、电门完全瘫痪的状况,后经鉴定该车属于事故车 。韩潮以此为由向特斯拉提出退换遭到拒绝,遂将特斯拉告上法庭 。
经历一番波折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3月立案 。2021年9月16日,法院二审驳回特斯拉上诉,认定其存在欺诈,应退一赔三,共计退赔151.88万元 。
然而还没等拿到赔款,韩潮就收到了特斯拉的起诉状,理由是侵害公司名誉权,并因此向韩潮索赔500万元及维权支出5万元 。随后,特斯拉法务部和韩潮本人分别在微博中对此事做出回应,事件再度陷入罗生门 。
值得一提的是,被索赔500万的不只有韩潮 。4月曾在上海车展站上特斯拉车顶维权的女车主,9月27日亦发文透露,特斯拉要求自己赔礼道歉并赔偿名誉权损失500万 。
特斯拉与车主们的纠纷,将走向何处?
车主称特斯拉一拖再拖,导致案件长达755天“我胜诉了,北京二中院维持一审原判,特斯拉存在欺诈,驳回上诉,退一赔三 。”9月17日,韩潮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历时两年多的维权结果 。
此前雷达财经曾在《从特斯拉拥趸到维权者 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一文中描述过韩潮的维权经历,彼时法院一审已经认定特斯拉欺诈成立,韩潮本人也在此过程中化身特斯拉“维权圈”知名博主 。但特斯拉不服判决,遂将官司一直打到现在 。
据悉,该“欺诈案”的焦点集中在特斯拉是否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售卖了事故车上 。
韩潮表示,自己买车前曾被特斯拉销售告知,车辆不存在重大事故、水泡、火烧、结构性损伤 。
但交付车辆当天,车的左后门把手就无法使用;用车八十余天,总计修理次数达十数次;用车近三月时,车辆甚至在高速上出现了刹车、电门完全瘫痪的状况 。此后,韩潮找到天津本地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权威检测机构,鉴定结果是车辆C柱及后翼子板有切割焊接 。
而这也是韩潮一审胜诉的关键 。法院认为,特斯拉仅告知韩潮“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但涉案车辆的维修涉及大面积切割、焊接,对安全与贬值均存在影响,因此特斯拉构成欺诈,应退还韩潮车款37.97万元,并支付赔偿款113.91万元 。
不过,特斯拉对此却持反对意见,其在二审中指出,涉案车辆在售卖前发生的交通事故不属于重大事故;该车左后叶子板的维修也不属于结构性损伤;且特斯拉公司的行为不会影响到韩潮的缔约目的,售卖事故车的行为充其量是过失,不存在主观故意 。
从结果来看,笑到最后的依然是韩潮,9月16日,其接到了北京二中院的二审判决书,当“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八个字映入眼帘,韩潮悬在嗓子的心终于落下 。
据韩潮介绍,该案一审期间经历四次开庭,特斯拉不认可韩潮提供的车辆鉴定报告,并提出要重新鉴定,方法却是多次请特斯拉员工扮演“第三方专家证人”出庭 。同时,特斯拉甚至没有请执业律师作为辩护律师,而是让法务出庭代理 。
二审期间,特斯拉带来了两位专家,分别是清华大学美籍华人教授周青和优车库二手车副总裁徐红涛,但两位专家出具的意见书却出奇一致地把涉案车辆的车牌号写少了一位,而且是同一位 。而特斯拉提交的5份证据,也远少于韩潮的14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