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概股缺的不仅是审计底稿( 二 )


在这个严酷的法案出台之后 , 仅在安然事件调查同期 , 美国证监会陆续处罚和起诉了一大波美国明星企业 。
【投稿|中概股缺的不仅是审计底稿】2002年 , 世通公司虚报38亿美元利润 , 最终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同年 , 施乐被指控涉嫌在1997-2000年期间夸大15亿美元的税款利润 , 随后达成和解 。
根据美国的证券监管法律 , PCAOB有责任依法对上市企业的财务及运营状况进行审计 , 以保证每股投资人权益 , 且该责任权限不因上市公司经营所在地而变化 。
而依据美国司法部的授权 ,  PCAOB有权起诉那些不配合其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 。2012年12月 , 正是在这样的美国法律法规支持下 , PCAOB起诉了德勤、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以及BDO这四大国际审计事务所的中国分支 , 称其因拒绝向监管者提供相关的审计资料而违反美国证劵条例 。
但在这件事情上 , 中国方面的态度也非常明确 。审计底稿涉及到国家机密、信息安全乃至国家主权 , 依照《保密法》和《档案法》、《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 这种文档不能出境 。
尤其是根据2020年3月正式实施的《证券法》规定 , “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同意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与证券业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
更别提让美国证券监管部门进入中国境内进行执法行动了 , 这是一种无法接受的“长臂监管”行为 , 违反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
这才是矛盾的核心 。
审计底稿不叫事其实PCAOB作为监管美国股市财务状况的机构 , 希望调取任何一家在美国上市公司财报的审计底稿 , 站在美股投资人的角度是一个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事情 。
毕竟 , PCAOB是向美国政府司法部以及美国股市投资者负责 , 而不是向中国证监会负责的 。况且 , 这些监管行为保护的是美国股市投资者的利益 , 在美国国内得到了广大资本和投资人的拥护 。
实际上对这一点 , 我国相关部门也心知肚明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 , 中国从未阻止美国证监会尤其是PCAOB来华审验审计底稿 。
2013年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和PCAOB签署了“执法合作备忘录” , 为各方就提供和交换与两国各自管辖范围内 , 调查相关的审计文件建立了一个合作的框架 。
根据协议 , 今后涉及具体执法案件需要调取上市公司审计文件时 , 经美方提出申请后 , 中方可为其提供审计底稿 。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 , 双方协作仍未实现完全破冰 。
中国证监会回应称 , 中方从未禁止或阻止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向境外监管机构提供审计工作底稿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迄今已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供了多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 。
但实际上由于美国证监会必须出示立案调查相关的文件 , 才能启动类似的审计底稿索取程序 , 这与美国证监会想日常就调取审计底稿的初衷相违背 , 也使得两国之间就审计底稿的合作效率异常低下 。
某国际投行投资经理林悦表示 , 根据他掌握的数字 , 2018年到2019年两年间 , 可能有不到20家中概股企业的近30份审计底稿被移交给了美国证监会 , “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 光每年一份的年报 , 240多家中概股企业就应该有240多份审计底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