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新浪潮|投资人用钱砸出一条万亿赛道( 三 )
在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的前提下,商业化落地成为最本质的诉求 。
周圣砚表示,目前行业已经进入规模化量产落地阶段,核心技术能力和量产落地能力将互为支撑,双轮驱动行业进入下一发展阶段,二者缺一不可 。
乘用车无人驾驶商业落地还需较长一段时间,如今基本以示范运营为主,不断地收集数据,进行算法迭代,为商业落地做好前期的必要准备 。
根据2021年加州DMC发布的自动驾驶路测报告,Waymo以23.3万英里的测试里程,稳居榜首 。小马智行、文远知行、AutoX、滴滴四家中国企业位居前十 。
文章图片
中国政府也在大力推动载人自动驾驶示范运营,亿欧智库在《2021-2022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系列研究—载人场景及示范区》报告中,对中国自动驾驶载人场景进行了梳理,如今,中国已在北京、上海等多地搭建起示范区 。
文章图片
商用车自动驾驶落地速度则远高于乘用车领域,逐步向L4、L5完全自动驾驶演进,中外企业开展多元合作已成常态 。
2021年12月,智加科技与依维柯宣布将在欧洲与中国开展自动驾驶联合测试,双方将对智加科技自动驾驶系统与依维柯最新一代S-WAY重卡的集成做测试验证,通过渐进式模式首先推出监督式自动驾驶重卡,再推出L4级无人重卡 。
容力表示,商业化落地才能够体现出数据的价值,技术也需要通过商业去应用证实 。他认为技术发展的曲线是指数上升的,现在的技术驱动都是数据驱动,用数据去推动算法的演进,这件事十分重要 。
伴随着自动驾驶行业由技术产品驱动逐步走向数据驱动,前期数据累积产生的马太效应导致强者愈强,成为各家企业拉开差距的关键 。
在张彦看来,目前任何场景下的无人驾驶都没有实现100%的商业化,如果矿区无人驾驶实现100%商业化以后,运输厂商的利润水平可以大幅度提升,矿产企业的收入利润水平也会随之增加 。
在中国自动驾驶技术走向成熟的同时,中国自动驾驶企业也开始向海外扩张 。
“中国自动驾驶企业若要向海外拓展,必须要实现产品本地化、供应链本地化,更重要的是实现服务本地化 。”张彦说道 。
文章图片
商业落地并非一蹴而就,目前自动驾驶企业仍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
目前新兴自动驾驶企业不断涌现,虽同质化并不严重,但待市场日趋成熟,便无需如此多的自动驾驶企业,届时必然会有一批玩家成为“先烈” 。
张君毅表示,中国有大市场,可以培养出来伟大的企业,甚至是超级企业,但是依靠自动驾驶这单一技术来建立一家超级科技公司,恐难以实现,加上自动驾驶的盈利点尚不明晰,其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厘清 。
在他看来,商用车领域,中国新兴企业出现的速度比国外要快得多,但就算自动驾驶在20年以后是一种通用技术,有差异化的体验,也不需要这么多公司,“这一定有泡沫的存在 。”
推荐阅读
- 微信怎么解绑自动扣费 微信自动扣费怎么取消
- 卖家故意拖到自动退款 卖家为什么要拖延退款
- 抖音限流会自动解除吗 抖音被限流了怎么办
- 潜在投资|【硬科技周报】第10周: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方案提供商超星未来获亿元A2轮融资,送货机器人公司Serve Robotics完成1000万美元战略融资
- 苹果|NHTSA修改自动驾驶法规,苹果汽车等到量产曙光?
- 投稿|自动续费自我续命:还在玩小灰字?
- 微信在哪取消自动清理 如何停止微信自动清理
- 千牛如何设置自动发货 淘宝自动发货
- 淘宝卖家自动回复内容 淘宝自动回复
- 苹果订阅自动续费怎么关不了 ios取消自动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