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比亚迪牵手百度,新造车“身体灵魂论”败阵“生死时速”?( 三 )


2010年的增长第一阶段,是其销量实现五连增的最后一年,承载想象力的是其农村包围城市战略;2020年的第二增长阶段,则是刀片电池的发布年份,承载想象力的是其电动化技术 。
谈擎说AI认为,虽然比亚迪的智能化实力近年来似乎并不突出,但多年坚持自研,产品也并未受到太过刺耳的市场诟病,智能化仍客观存在着想象空间 。
【投稿|比亚迪牵手百度,新造车“身体灵魂论”败阵“生死时速”?】如果在后续将智能化的发挥空间交给百度,也许短期未来比亚迪销量仍会保持一个可观增幅,不过这样的销量增长,将会不再具备往期浓厚的“工程师文化”式含金量 。届时比亚迪将以何支撑其市值增长?这无疑是其绕不开的问题 。
尽管如此,今天的比亚迪似乎仍是选择了接受第三方百度提供的ANP智驾产品,那么这又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
全栈自研诚可贵,快速出击价更高尽管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如果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方面与百度不断深化合作,可能会对未来发展埋下隐忧 。
不过选择与百度深化合作的比亚迪,给出的理由似乎是,燃油车时代,自研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在电气化时代的混沌初开之际,自研的意义正在发生变化 。
谈擎说AI认为,如果说用自研来捍卫灵魂是企业长期主义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价值要素,那么面对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突破20%渗透率的事实,各家车企摩拳擦掌演绎“生死时速”,传统车企们无疑要先厘清“灵魂”的价值优先权 。
换句话来说,现如今真正摆在不少传统车企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怎么涨,而是怎么活 。
在燃油车时代,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自主车企被诟病品牌力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百年汽车工业,海外汽车品牌构建起了非常坚固的产品壁垒,相关的制造专利几乎已经是密不透风 。
蔚小理如今成为新造车势力三巨头,皆是通过代工抑或收购工厂改造现成产线,从而快速产车出击 。这样毫无制造壁垒的造车模式想要获得成功,在燃油车时代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但事实则是,国内电气化浪潮下的新造车神话,正在由他们创造 。
我们来看另一个案例,威马汽车,作为真正由一群传统车企老兵们打造的电动汽车品牌,自建工厂,制造基因拉满,却似乎在去年的新势力比拼中不断落寞 。
“前些年,无论是国内外,部分传统车企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燃油车时代的思维惯性使其希望在电气化时代仍能够自研制造,另一方面,智能化作为电动汽车下半场的主战场,不少车企也会纠结,要不要把这块技术拱手让给别人 。”汽车行业分析师何斌(化名)向我们表示 。
“但大概这几年开始吧,尤其是去年,很多车企都已经意识到,电气化时代一个很重要的自研内涵变化,就是自研的权重正在让位出品速度 。”
如其所言,2017年,特斯拉正式交付Model 3,直到今天来看,这也并不是一个足够完美的车型,屡屡发生的召回、失控事件使得多年前,美国权威媒体《消费者报告》就发文表示:由于可靠性问题,特斯拉model3被设定为不推荐购买车型 。
但即便如此,倘若特斯拉并未在当年推出Model 3,而是进一步去精心打磨直至完美再正式生产,那么如今特斯拉的市值将会如何?甚至整个电动汽车行业还能否得到今天的长足发展?答案都是值得深思的 。
毕竟未来几年,电动汽车仍将是一个飞速发展且难以预测的赛道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选择从零做起开展漫长的攀峰,忍痛让出市场?还是尽快让自家的第一辆“Model 3”问世?其实从去年开始,很多车企已经做出了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