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蓝瓶咖啡:单簧管、烘豆师和CEO( 四 )


比如选中的上海门店位于苏州河畔,是遵循了蓝瓶一贯的「亲水性」 。因为早期蓝瓶发展时,为扩大客户群体,必然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奥克兰迁移到消费水平和人口密集度更高的旧金山 。
奥克兰和旧金山隔水相望,沿着80号公路驶过新海湾大桥,你就能达到渔人码头边蓝瓶咖啡的集合地 。每隔三到四个街区,就有一家Blue Bottle Coffee落地 。
投稿|蓝瓶咖啡:单簧管、烘豆师和CEO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谷歌地图截图 
而细看地图,越过这座海湾的三条公路,无论是92号公路还是84号公路,沿着它们行驶到码头港口边,你马上就能抵达咖啡店 。
投稿|蓝瓶咖啡:单簧管、烘豆师和CEO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谷歌地图截图
一位长期居住于洛杉矶的消费分析师Brandon L.认为,Freeman的个人风格取向应当地被充分地考虑进蓝瓶咖啡的发展历程中 。
第一,创始人本人热爱音乐等艺术类相关领域,选址临近歌剧院、博物馆并不稀奇;其次,美国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发达,像国内这样选择在交通枢纽处的门店没有引流价值并不具备太多借鉴意义,此外,海外门店明显有进入高端购物中心的趋势,并没有可刻意避开 。
但可以肯定的是,「相对疏离最热闹城市中心」、「亲水邻水」以及「能够背靠烘焙厂」,是选址时较为突出的考量 。这是很多美国早期消费零售企业在初创期依赖社区生存从而留下的文化遗产 。
而即使在蓝瓶咖啡后来声名鹊起,在公开场合的诸多表态里,Freeman仍多次提起星巴克和Peets咖啡对整体行业和他个人的影响 。
比如,当他决定在奥克兰那个狭窄的公寓壁橱间烘豆时,是因为1966年Peets咖啡的创始人Alfred Peet就成功在首家门店「母亲教堂」里,烘出了单批5磅的咖啡豆 。
【投稿|蓝瓶咖啡:单簧管、烘豆师和CEO】这给了他一点信心 。这个爱吹单簧管、爱烘豆、爱喝咖啡的年轻人,终于不用在《旧金山纪事报》中吐槽,有些咖啡喝起来像「手推车的轮胎味」了 。
投稿|蓝瓶咖啡:单簧管、烘豆师和CEO
文章图片

感谢Cathie Ericson、Kaitlin Keefer和Square公司对Blue Bottle Coffee的深度访谈和视频资料 。
参考资料:
1.Tom Huddleston Jr.(2019.07.12). Blue Bottle Coffee: How a struggling clarinet player used $15,000 in credit card debt to launch a $700 million brand.CNBC Make it. Retrieved 2022.02.25. 
2.Rona Marech.(2003.04.11).This-Oakland-man-is-serious-about-serious-coffee.San Francisco Chronicle. Retrieved 2022.02.25.
3.蓝瓶咖啡官网和中国官网微信号. 
4.第一财经周刊《蓝瓶物语》,东方出版社,2018.0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