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我帮200个相声评书演员,在互联网赚到了钱( 二 )
文章图片
部分行话列示 资料源自/百度
大学毕业后,冯喆去喜马拉雅做相声戏曲编辑,在公司20个音频品类中,相声评书频道收听量倒数第四 。
相声评书演员,为何不敢拥抱互联网?传统曲艺不是没有拥抱过新的传播形式 。上世纪初,电台开始放送戏曲 。1949年之前,国民识字率低,有些电台会请说书先生读报纸、读书,有了“有声书”的雏形 。
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台在音频视频的浪潮前稍显式微,如何让传统曲艺拥抱互联网成为了冯喆思考的问题 。
在相声行业,德云社较早实践了“互联网+” 。当传统剧场还在禁止录影的时候,德云社的剧场视频已经在互联网传开,大家都知道德云社有一个黑胖子叫郭德纲,他的搭档叫于谦,爱好“抽烟喝酒烫头” 。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早在2009年,德云社封箱演出便出现在了优酷上 。2010年,读高三的冯喆还偷偷溜去网吧,看完了整场直播 。
文章图片
德云社在优酷视频的专区图源/德云社官方微博
看到德云社在互联网中大放异彩,一些相声评书演员纷纷效仿,但很多人“因为不熟悉互联网的商业规则,又缺乏版权意识,揣着平台眼里的金子,却把自己卖了个白菜价儿” 。
冯喆遇到过一位相声演员,以极低的价格和一家公司签约了长达20年的协议,那家公司却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出售他的作品 。
在和演员签约的过程中,冯喆听很多演员都说过类似的情况 。“说白了就是遇到‘版权流氓’了”,冯喆说,这类公司里,法务是主要的营收部门,日常工作就是起诉各个平台,让平台赔钱或花高价买他们低价签来的作品,但不给独家版权,只从中牟取暴利 。更有甚者,会雇人把演员的作品偷偷上传至平台,然后起诉平台侵权 。
很多相声评书演员碍于协议,并不敢起诉这些公司,怕得罪这帮人,波及到自己的作品 。
除了被签约的公司挖坑,很多观众也会在现场偷偷录制音频视频,然后上传到平台,盗版现象猖獗 。
入职后的第一个春节,冯喆在公司值班,遇到一个前后换了三十多个账号的用户,不断改名上传盗版内容 。“下架了又上传,再下架再上传,像打游击战似的” 。
文章图片
冯喆珍藏的曲艺作品 图源/受访者供图
时间一长,演员对互联网平台形成了不好的印象,自然不会接受其提出的合作邀请 。
另一方面,即便是已经答应合作的演员,对冯喆提出的内容分成模式也持怀疑态度 。2016年,内容付费模式刚刚在国内兴起,演员们并不相信会有很多人为相声评书付费 。
但在冯喆看来,相声评书的观众可以不通过演员外在的表达,单纯通过声音就能知道演员想要传达什么意思,天然适合音频平台 。带着对“互联网+相声评书”的憧憬,冯喆试图破除一个传统行业对另一个新兴行业的误解,并让它们成为朋友 。
推荐阅读
- 消费|新茶饮加速“去泡沫”
- 新消费|百亿“秃”围战,谁是最大赢家?
- 荣耀M消费者投诉:荣耀Magic V质量问题频出,体验极差,官方售后称正常现象不予处理
- 消费|喜茶还有硬仗要打
- 消费|一年花2亿多打广告,百亿燕窝生意不好做
- 新消费|乡村到处是游乐园
- 消费者|荣耀60SE首批评价来了,好评率非常高,但中评让人感觉有点恼火
- 消费级|AMD市值短暂超越英特尔,但苏妈称霸还差一点……
- 消费者|国产游戏手机“新爆款”,一分钟销售2.8亿,得到消费者认可
- enco|OPPO Enco X2官宣2月24日发布,将为消费者带来「录音室级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