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互联网人进入彷徨期( 三 )


更何况 , 996没了 , 伴随而至的未必是“以正当休假替代摸鱼划水” , 可能是白嫖式居家加班 。
03互联网人已进入彷徨期 。
他们的彷徨 , 是“结构性”的 。
“35岁危机” , 是老问题了 。
还有不少新问题 , 比如:
自己所在的行业 , 会不会像教培那样突然熄火 , 或者快速转衰?
互联网企业的“没有余粮” , 会不会让自己的收入再缩水?
大厂“挨打站直”的舆情境遇 , 会不会向自身继续传导?
制造无效努力的隐性内卷 , 会不会接着将自己困在“新系统”里?
这些忧虑 , 是跟互联网的处境同频共振的——互联网终归首先是互联网人的互联网 。
互联网迎来“中年危机” , 互联网人也就很难“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 没有一丝丝改变”了 。
从大厂造富效应衰减 , 到下午茶、免费就餐福利被取消 , 待遇逐渐“泯然众业矣” , 都没给太多时间缓冲——变化也就发生在这三两年内 , 搁谁谁都有些心理落差 。
所以 , “西二旗”的酒馆里 , 那时互联网人有梦 , 关于“互联网+”创业 , 关于融资IPO , 关于变成下一个乔布斯 。现在大家深夜饮酒 , 杯子碰到一起 , 都是梦碎的声音 。
所以 , 有些话题的热度自然会升高:大厂程序员决定去考公;95后拿着大厂offer考公务员……
我之前写过 , 大厂仍是“白富美” , 认为说大厂不香也是“五环内视障”——它跟体制内以外的职业比 , 更具竞争力 。
但互联网的吸引力被铁饭碗打败 , 很多人把进大厂说成“下海”、将考公成功说成“上岸” , 本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
04值得一说的是 , 当下互联网的主力是90后 。
而90后也许正是这个社会最彷徨的一群人——夹在“知识创富”大门尚未关上的80后和许多背靠父母少了购置房产压力的00后中间的90后 , 职业困惑与社会迷惘往往会纠结在一块 。
佛系、丧文化、躺平等议题 , 就都是围绕90后的行为面向发散开来的 。
网上流传一句话 , 形容他们的境遇:当他们开始研究区块链的时候 , 币圈挂了;当他们想加入俞敏洪的大军时 , 教培团灭了;当他们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 , 流量危机了……
这有些放大化了 。哪代人都有哪代人的泥泞和坦途 , 90后的前途不一定非得跟币圈、教培、公号绑定 。
但@晚点LatePost 2019年的那篇《当90后遇到互联网末班车》 , 说得依旧挺对:
90后或许是“中间不适的一代人” , 刚工作时处在蓬勃的顶点 , 工作几年后突然滑坡 。他们或许是宏观经济L型走势转角处阵痛的一代 , 他们是需要自我调解情绪的一代人 。
他们听着马云、俞敏洪的演讲给自己打鸡血 , 可打到后来 , 发现精神导师们被锤了 。
他们原本想拿着“互联网世代”的号码牌 , 登上互联网这辆快车实现阶层追赶 , 却发现车辆降速了 。再一看 , 这是信息互联网的末班车 。
事实上 , 相比起身边人 , 90后能挤进互联网大门的 , 已经算不错的了 。可对不少90后互联网人来说 , 他们前有80后作为中高层把持着管理岗 , 后有“35岁危机”驶来和00后新势力追赶 , 身处其间 , 一步一步 , 还得拿捏 。

推荐阅读